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 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

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些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g+、Ba2+、NH4+  ;Fe3+ ;K+   ;焰色反应;用铂丝沾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解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银离子。根据(2)可知溶液中含有钡离子。根据(3)可知溶液中没有铁离子。根据(4)可知气体是氨气,说明含有NH4。所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Ag+、Ba2+、NH4+;一定不含有Fe3+;可能含有K+。钾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即用铂丝沾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深圳一模)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生产流程如图: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沸点 溶解性 主要化学性质
异丙苯 152.4℃ 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苯酚 181.8℃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酒精等有机溶剂. 易被氧化
丙酮 56.2℃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不易被氧化
(1)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有水的方法是
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
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

(2)“操作2”的名称是
分馏或蒸馏
分馏或蒸馏

(3)丙酮中常含有苯酚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有机物杂质,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
检验项目 实验方案
检验丙酮中一定存在有机杂质的方法是
A
A
A.酸性KMnO4溶液,加热
B.乙醇,溶解
C.NaOH溶液(酚酞),加热
检验丙酮中一定含有苯酚的方案是: 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1~2滴FeCl3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滴加FeCl3溶液后,若试管中溶液变为紫色,则丙酮中含有苯酚;若试管中溶液不变为紫色,则丙酮不含苯酚
滴加FeCl3溶液后,若试管中溶液变为紫色,则丙酮中含有苯酚;若试管中溶液不变为紫色,则丙酮不含苯酚
(4)某同学对该厂废水进行定量分析.取20.00mL废水于锥形瓶中,水浴加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假定只有苯酚与KMnO4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5-OH+28KMnO4+42H2SO4═28MnSO4+14K2SO4+30CO2↑+57H2O.
①定终点的现象为
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0.84
0.84
mg?mL-1.(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Ksp=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
 
指示剂,理由是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V(烧碱溶液)/mL V(HCl)/mL
初读数 末读数
1 20.00 0.00 31.00
2 20.00 1.00 32.04
3 20.00 1.10 32.18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六安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A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8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离子;
一定不含有             离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些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综合测试(苏教版)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