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T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个提出平衡移动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盖斯 B. 勒·夏特列 C. 门捷列夫 D. 凯库勒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①液态氧;②氢氧化铁胶体;③食盐水;④碳酸钠;⑤氢氧化钾;⑥空气,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④⑤
D.混合物﹣﹣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组同学利用如下两反应(K为25℃时的平衡常数)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
① AsO43—+2I-+2H+AsO33-+I2+H2O K1=14.2
② 2Fe3++2I-2Fe2++I2 K2=1.1×108
左池溶液都相同(KI-I2溶液),右池溶液不同:甲组为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乙组为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
当电流表指针指向零点后再改变右池的条件,改变的条件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记录如下:
操作 | 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 |
甲组 | 若滴加浓盐酸 | 偏向左方 |
若滴加浓NaOH溶液 | 偏向右方 | |
乙组 | 若滴加浓FeCl2溶液 | 不偏转 |
若滴加浓FeCl3溶液 | 偏向左方 |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温同浓度时,氧化性:Fe3+>AsO43—
B.与反应②比较,反应①平衡常数小,可逆程度大
C.左池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色,再加入足量FeCl2固体,蓝色会褪去
D.甲组在右池加入浓NaOH溶液,此时石墨Ⅱ为负极,AsO33—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B. 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增大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都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在4 mL0.1 mol/L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 mol/L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C.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取5 mL 0.1 mol/LKI溶液,滴加0.1 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I2又含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加热、搅拌,当溶液表面出现一层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到大量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和综合应用流程如下:
(注:SiCl4的沸点是57.6C,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C)
(1)已知1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1.9kJ的能量。请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的N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的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氯化物。80℃冷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活性炭得到气体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溶液IV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得到沉淀V的过程中乙酸乙酯和加热的作用:________。1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分子组成为CxHy的烷烃、烯烃、炔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4时,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
B.y一定为偶数
C.分别充分燃烧1 mol CxHy时,消耗氧气(x+) mol
D.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150℃时测得的压强一定比燃烧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 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