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夹持设备及必要的加热装置已省略)。
(1)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再添加试剂。
(2)实验室常用MnO2+4HCl(浓)MnCl2+Cl2↑+2H2O制取氯气:
①实验时,通常采用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36.5%的浓盐酸。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②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每生成4.48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3)洗气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同时用作安全瓶(监测实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装置C发生堵塞,装置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4)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实验时装置C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
I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II | 碱石灰 | 无水氯化钙 | 无水氯化钙 | 浓硫酸 |
III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5)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氯气和二氧化硫(按物质的量之比1: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下原因___。
(6)F为尾气吸收装置。实验时,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1.9mol/L 0.4mol 带支管的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B 品红不褪色 Cl2+SO2+2H2O=2HCl+H2SO4 Cl2+2OH-=Cl-+ClO-+H2O
【解析】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洗气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先通过I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到褪色,再利用II中固体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干燥后,在Ⅲ中放入干燥的有色布条,观察到颜色不褪,则验证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1)气体发生装置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2)①实验时,通常采用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36.5%的浓盐酸,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②利用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电子转移;
(3)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B中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装置C发生堵塞,则B中气体的压强增大,会导致带支管的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需要先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然后干燥后接触湿润的有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
(5)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过量的氯气会污染空气,尾气处理选择碱性物质氢氧化钠。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洗气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先通过I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到褪色,再利用II中固体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干燥后,在Ⅲ中放入干燥的有色布条,观察到颜色不褪,则验证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1)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试剂,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①实验时,通常采用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36.5%的浓盐酸。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1.9mol/L,
故答案为:11.9mol/L;
②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每生成4.48L氯气,物质的量==0.2mol,MnO2+4HCl(浓) MnC12+Cl2↑+2H2O:每生成1mol氯气,电子转移2mol,则生成0.2mol氯气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故答案为:0.4mol;
(3)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B中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带支管的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故答案为:带支管的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氯气接触湿润的有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选项中abc的Ⅱ中都是固体干燥剂,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所以选B,
故答案为B;
(5) 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品红不褪色,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2HCl+H2SO4,
故答案为:Cl2+SO2+2H2O=2HCl+H2SO4;
(6)F为尾气吸收装置。实验时,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雨形成的原理之一可表示如下:
含硫燃料AB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以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4)雨水的pH小于5.6时,就判定为酸雨。已知pH=-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所含酸性物质只有硫酸,且其浓度为5×10-5mol·L-1,则这次降雨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的SO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高烟囱的建造,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
①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的烟囱建高
C.燃料脱硫 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开发新能源
②请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填“可取”或“不可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气体甲可能是混合物
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 白色沉淀乙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
D. K+、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 汽油 B 煤油
C 柴油 D 重油
(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F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配制 100 个水分子含有 1 个钠离子的溶液,90.9 g 水中需要投入钠的质量是
A. 4.6 g B. 2.3 g C. 1.161 5 g D. 1.1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供选试剂:30%H2O2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请补充完整甲组实验仪器的名称。)
操 作 | 现 象 | |
甲 | 向Ⅰ的锥形瓶中加入MnO2,向Ⅰ的________中加入30%的H2O2溶液,连接Ⅰ、Ⅲ,打开活塞 | Ⅰ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的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
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
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_____(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 KMnO4 B. FeCl2 C. Na2S D.品红
(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被缓慢氧化:4KI+O2 +2H2O=2I2 +4KOH。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3I2+6OH-=5I-+IO3-+3H2O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安全气囊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因为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气囊迅速弹出,保障驾乘车人员安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aN3是氧化剂,KNO3是还原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C.若有50.5 g KNO3参加反应,则有0.5mol N原子被还原
D.每转移1 mol e,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聚氰胺含氮量较高,但对人体有害。一些不法乳制品企业为了提高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向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使儿童患肾结石。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
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 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N2,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 g,C增重1.32 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 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