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表1的数据:
表1
T1/℃T2/℃T3/℃
Na2CO323.320.023.7
NaHCO318.520.020.8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
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Na2CO3、NaHCO3固体都是全部溶解.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
(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  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 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84(m{\;}_{1}-m{\;}_{2})}{31m{\;}_{1}}$×100%(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溶解度表
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0.0g
NaHCO38.1g9.6g11.1g12.7g

分析 (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
(2)根据溶解度分别求出10mL水(20℃)分别溶解的Na2CO3、NaHCO3固体与0.5g作比较分析;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T1/℃,Na2CO3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NaHC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
(4)需探究盐酸溶于水温度的变化;
(5)A.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2CO3和NaHCO3固体二者与酸反应的快慢不同;
C.从温度变化可判别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加热前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差可求得分解反应出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即固体减少的质量,由固体减少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并进一步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10mL水(20℃)溶解Na2CO3固体质量为:m=$\frac{10mL}{100mL}$×21.5g=2.15g>0.5g,10mL水(20℃)溶解NaHCO3固体质量为:m=$\frac{10mL}{100mL}$×9.6g=0.96g>0.5g,0.5gNa2CO3、NaHCO3固体都是全部溶解,
故答案为:Na2CO3、NaHCO3固体都是全部溶解;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T1/℃,Na2CO3固体溶于水温度从20℃升高到23.3℃,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温度从20℃升高到18.5℃,吸热,
故答案为:放热;吸热;
(4)强酸溶于水放热,盐酸为强酸,所以需增加探究盐酸溶于水温度的变化,即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故答案为: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
(5)A.盐酸溶于水放热,测量温度为22.2℃,T1/℃,NaHCO3固体溶于水温度从20℃升高到18.5℃,吸热,两者反应恒温后测量温度T3为20.8℃低于22.2℃,所以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反应较快的为NaHCO3,能鉴别,故B错误;
C.从上述温度变化数值可判别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故C正确.
故选AC;
(6)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固体质量减少
168                    106                          168-106=62
x                                                          m1-m2
$\frac{168}{62}$=$\frac{x}{m{\;}_{1}-m{\;}_{2}}$     x=$\frac{84(m{\;}_{1}-m{\;}_{2})}{3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frac{84(m{\;}_{1}-m{\;}_{2})}{31m{\;}_{1}}$×100%
故答案为:$\frac{84(m{\;}_{1}-m{\;}_{2})}{31m{\;}_{1}}$×100%.

点评 本题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抓住题干信息以及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物质性质的差异,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的分子式是C7H8

已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CH2=CH2,J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C→D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I→J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O+2Ag(NH32OH$\stackrel{水浴加热}{→}$CH3COONH4+2Ag↓+3NH3+H2O.
(4)两个E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一种环状酯的结构简式是
(5)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分子中有结构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④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⑤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有5个吸收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分别含有A、B、C、D、E、F的六瓶无色溶液(中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已知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B、C、D和F是常见金属的盐,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的溶质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的溶液分别加入其它五种物质的溶液中,只有溶有D、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溶液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的溶液分别加入C、D、E、F的溶液中,含C、D、F的三种溶液中均产生沉淀,D、E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的溶液分别加入D、E、F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其中一种沉淀在医疗上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其密度很大,且能够阻止X射线通过.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质C对水的电离平衡是无影响(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下同),溶质D对水的电离平衡是促进(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2)确定溶液B中的阳离子通过焰色反应(填方法)鉴定.
(3)写出上述六种溶液能采用两溶液互滴法就可鉴别的所有溶液组NH3•H2O和AgNO3;H2SO4和K2CO3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和E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SO42-)>c(NH4+)>c(OH-).
(5)已知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4g,则Ksp(X)=1.0×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等)制备铁红,大致生产过程如下

请回答:
(1)验滤液A 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存在Fe2+
(2)滤液A→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3)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方程式为4FeCO3+O2 $\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催化氢化得Z(C7H12O3),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的分子式为C8H14O3;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3)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试剂Y的结构简式为CH3MgBr.
(4)C→D的化学方程式为
(5)G与H2O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H,写出H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

(1)除酒精灯和铁架台(或三脚架)外,①中所需的容器为坩埚;①和⑥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2)已知试剂x为过氧化氢,写出H2O2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 +2H+=2Fe3++2H2O;
(3)某同学取少量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某种强氧化剂,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该同学猜测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氧化剂氧化所致.
现给出以下试剂:1.0mol•L-1硫酸、1.0mol•L-1NaOH溶液、0.1mol•L-1Fe2(SO43;溶液、20%KSCN溶液、蒸馏水.请你设计合理实验验证该同学的猜测是否合理.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现象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20%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如不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或滴加过量的0.1 mol•L-1 Fe2(SO43溶液,如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合理,若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则150℃时NH4HCO3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  )倍.
A.26.3B.13.2C.19.8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7g金属铝变成铝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提示:M(Al)=27g/mol)
B.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提示:M(NH3)=17g/mol)
C.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提示:M(H2)=2g/mol)
D.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以冶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α-氧化铝,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铝灰主要成分为Al2O3(含少量杂质SiO2、FeO、Fe2O3),其制备实验流程如图1:

(1)铝灰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加30%的H2O2溶液的目的是氧化Fe2+为Fe3+,有利于在沉铁过程中除去.
(3)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NH4Al(SO42•12H2O]$\frac{\underline{\;1240℃\;}}{\;}$2Al2O3+2NH3↑+N2↑+5SO3↑+3SO2↑+53H2O,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N2(填化学式).
②KMnO4溶液褪色(MnO4-还原为Mn2+),此褪色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