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和地沟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苯环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D.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分析 A.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过程;
C.苯环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D.多糖可水解为二糖、单糖,蛋白质可水解为氨基酸;

解答 解:A.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故A错误;
B.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苯环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故C错误;
D.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多糖可水解为二糖、单糖,蛋白质可水解为氨基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苯环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剧烈磨擦,航天飞机尖端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为了防止极高的温度将其烧毁,科学家给航天飞机相应部位设计安装了可靠的保护层.制作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
A.合成塑料B.合成纤维C.镁铝合金D.新型陶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B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B.③⑤①②④C.③⑤②①④D.②①③⑤④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一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一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溶液颜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BC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20.000.0022.20
第二次20.001.5625.50
第三次20.000.2222.48
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1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A.NH3、O2、HClB.N2、H2、HClC.CO2、NO、O2D.H2S、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l、Si、Zn、Fe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电离能I1I2I3I4
Im/kJ•mol-15781817274511578
则该元素是Al(填写元素符号).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已知Zn2+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Zn(NH34]2+,1mol该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3)K3[Fe(CN)6]可用来检验Fe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几滴K3[Fe(CN)6],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CO、N2等(填化学式,写2种)
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依次为CH4>NH3>H2O(用分子式表示).
(4)已知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已知金属Fe为体心立方堆积,若Fe原子半径为acm,密度为ρg/cm3.则M=$\frac{32ρ{a}^{3}{N}_{A}}{3\sqrt{3}}$(用ρ、a、NA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ABCDEFG
原子半径/nm0.1820.1600.0890.1430.1020.0990.071
主要化合价+1+2+2+3+6.-2-1-1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G>HF>H2E
B.B2+、D3+、E2-、G-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A、E元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三种常见的含氧酸盐
D.F、G元素的氢化物沸点G>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镀银铜丝}$2CH3CHO+2H2O②根据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现象控制鼓气速度.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b、a接丙;
(4)若用氧化铜代替镀银铜丝能(填能,不能)达到实验效果?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uO $\stackrel{△}{→}$CH3CHO+Cu+H2O(若不能该空不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中学常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获知:制得氧气后固体残余物中的锰酸钾(K2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不妥善处置将造成危险.因此该小组对该残余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锰酸钾晶体,利用回收的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氯气化学性质.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观察到烧瓶壁有紫红色物质生成并逐渐消失,黄绿色气体充满烧瓶.反应结束后,烧瓶内有黑色固体残余,写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K2MnO4+4HCl(浓盐酸)=2KMnO4+4KCl+MnO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该小组利用装置C吸收氯气制备漂白粉.
①C中盛装的试剂为石灰乳
②陶瓷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接触面积,使氯气吸收更充分
(3)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5g所制漂白粉配成溶液,调节pH值并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KI溶液进行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每次消耗20.00ml标准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反应原理涉及到的方程式为:3ClO-+I-=3Cl-+IO3-      IO3-+5I-+3H2O=6OH-+3I2
①所选的指示剂为淀粉,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时,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半分钟不褪色
②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14.3%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1,可观察到D中的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
该现象能够证明氯气有氧化性.甲同学认为取D中反应后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也能证明氯气氧化了亚硫酸氢钡,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氯气与水反应也生成氯离子,不能证明溶液中的氯离子一定是氯气氧化亚硫酸氢钡所得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金属铝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关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时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B.氧化剂是氢氧化钠和水
C.当产生1.5mol气体时电子转移3NA
D.这个反应体现了金属的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