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对于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下列措施不能使产生H2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入一小块铜片B.改用等体积 98%的硫酸
C.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D.改用等体积3mol/L盐酸

分析 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增大盐酸浓度、将铁片换为铁粉、升高温度、使其形成原电池且Fe作负极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Fe、Cu和稀盐酸能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而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选;
B.将稀盐酸改用浓硫酸,浓硫酸和Fe发生钝化现象且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氢气,故B选;
C.将铁粉代替铁片,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
D.改用等体积3mol/L稀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氯化铝可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用途.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铝溶液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防止氯化铝水解.
(2)往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下列溶液,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bd(选填编号).
a.Na2CO3b.NaOHc.NaAlO2d.H2SO4
(3)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AlCl3溶液时,滴管不得伸入试管中的理由是防止试剂被污染用试管夹夹持上述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不断上下移动试管的目的是防止局部受热引起暴沸.取AlCl3溶液,用小火持续加热至水刚好蒸干,生成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Al(OH)3Al2(OH)nCl(6-n),为确定n的值,取3.490g白色固体,全部溶解在0.1120mol 的HNO3(足量)中,并加水稀释成100mL,将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4)一份与足量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Al2O3的质量为1.020g.判断加入氨水已足量的操作是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氨水,无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后至少要灼烧2次(填写数字);测定样品中铝元素含量时不选择测定干燥Al(OH)3的质量,而是测定Al2O3的质量的原因可能是ad(选填编号).
a.干燥Al(OH)3固体时易失水   b.Al2O3的质量比Al(OH)3大,误差小
c.沉淀Al(OH)3时不完全d.灼烧氧化铝时不分解
(5)从另一份溶液中取出20.00mL,用0.129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滴定前滴定管读数为0.00mL,终点时滴定管液面(局部)如图所示(背景为白底蓝线的滴定管).则滴定管的读数18.60mL,Al2(OH)nCl(6-n)中n的值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g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
A.AlCl3B.KClC.CaCl2D.Li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元素只被氧化
B.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其它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D.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不能判断甲比乙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
A.常温下甲能与氢气直接化合,乙不能
B.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强
C.甲得到电子能力比乙强
D.甲、乙形成的化合物中,甲显负价,乙显正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氯化铜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用粗铜(含杂质Fe)经过系列步骤可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加入试剂将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pH调至4~5,过滤得到纯净的CuCl2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ac (填字母编号)
a.CuO    b.NaOH    c.Cu2(OH)2CO3 d.Cu
(3)CuCl2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CuCl2•2H2O.
①蒸发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抑制铜离子的水解,提高产品的产率.
②蒸发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其原理是: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frac{c[CuC{{l}_{4}}^{2-}]}{c[Cu({H}_{2}O{)_{4}}^{2-}]•{c}^{4}(C{l}^{-})}$.
欲使溶液由绿色变成蓝色的措施是:a加水稀释;bAgNO3溶液.
(4)由CuSO4溶液蒸发结晶得到CuSO4•5H2O的过程中不用加入硫酸,其原因是Cu2+易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但硫酸不挥发,且浓度越来越大,从而抑制水解;水不断蒸发,最终得到晶体(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分散系中,适宜用过滤的方法将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的是(  )
A.溶液B.胶体
C.悬浊液D.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全民关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等为主要污染物.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Ⅰ.(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03nm)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PM2.5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
b.PM2.5颗粒小,所以对人体无害
c.直径介于1~2.5μm的颗粒物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PM2.5的污染
(2)SO2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如图1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a(填下列序号字母).

(3)为研究SO2的性质,如图2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火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强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SO2与O2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时,放出akJ热量.
①该温度下SO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2akJ•mol-1
②已知:2NO(g)+O2(g)═2NO2(g)△H=-b kJ•mol-1  (a>b>0)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 的△H=-(a-$\frac{b}{2}$).
Ⅱ.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采用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如下图流程图所示:
尾气VL$→_{①}^{过量H_{2}O_{2}溶液}$溶液$→_{②}^{过量Ba(OH)_{2}溶液}$$→_{干燥、称重③}^{过滤、洗涤}$固体mg
(1)步骤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SO42-+2H+
(2)步骤②中Ba(OH)2是否足量的判断方法是静置分层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若无浑浊现象产生说明Ba(OH)2足量,否则不足.
Ⅲ.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3(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的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写出NO被氧化为NO2-的离子方程式NO+2H2O+3Ce4+=3Ce3++NO3-+4H+
(2)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正(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2HSO3-+2H++2e-=S2O42-+2H2O.
(3)已知进人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 0.4mol/L,要使 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2的体积为4480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