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图所示
①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控制反应温度55-6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混合酸(65%的HNO3与98%的H2SO4的质量比2:1.25)
③反应3小时,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到草酸晶体,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1)如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冷凝管.装置B的作用是防C中液体倒吸进A中(安全瓶).
(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取样,加碘水,看是否变蓝,变蓝则证明水解不完全,否则,水解完全.
实验Ⅱ: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3)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4)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当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探究其原因,同学们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H2C2O4(aq)KMnO4(H+)(aq)MnSO4(S)
(g)
褪色时间(S)
C(mol•L-1V(mL)C(mol•L-1V(mL)
实验10.120.014030
实验20.120.01454
由此你认为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的原因是Mn2+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5)草酸亚铁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制备草酸亚铁,步骤如下:
称取FeSO4•7H2O 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O4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不断搅拌,以免暴沸,待有黄色沉淀析出并沉淀后,静置.倾出上清液,再加入少量水,并加热,过滤,充分洗涤沉淀,过滤,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并晾干.
①生成的草酸亚铁需充分洗涤沉淀,检验是否洗涤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的目的是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分析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反应生成的气体与C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容易发生倒吸现象,装置B为安全瓶,起到了防止倒吸的作用;
(2)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草酸氧化,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对比试验1和试验2的反应条件的区别,可以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①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检测滤液中是否存在未洗涤干净的杂质,本题中草酸亚铁的制备是用FeSO4•7H2O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因而沉淀表面可能会有稀H2SO4杂质,因而应该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即该题便转化成SO42-的检验;
②用丙酮洗涤两次并晾干,丙酮易挥发,草酸亚铁不溶于丙酮,有利于干燥,减少损失.

解答 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乙为冷凝管;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装置C吸收尾气,装置B为安全瓶,防止C中液体倒吸进A中;
故答案为:冷凝管;防C中液体倒吸进A中(安全瓶);
(2)淀粉遇碘变蓝色,方法为:取样,加碘水,看是否变蓝,变蓝则证明水解不完全,否则,完全;
故答案为:取样,加碘水,看是否变蓝,变蓝则证明水解不完全,否则,水解完全;
(3)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草酸能够被氧化,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故答案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4)通过两组实验比较知,其它条件相同,试验2中加入硫酸锰,其反应时间短,说明反应速率快,从而证明反应生成的Mn2+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Mn2+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5)①本题中草酸亚铁的制备是用FeSO4•7H2O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因而沉淀表面可能会有稀H2SO4杂质,因而应该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具体操作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丙酮易挥发,草酸亚铁不溶于丙酮,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故答案为: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涉及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将8.8gFeS固体置于200mL2.0mol/L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假定溶液体积200mL不变,试计算:
(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3)计算反应后溶液的pH(不考虑氢硫酸的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25℃,H2A的电离常数K1=6.0×10-2,K2=6.0×10-5,此温度下,将1mL浓度为0.1mL•L-1的H2A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稀释过程中,H2A分子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B.上述稀释过程中,$\frac{{c(HA}^{-})}{{c(H}_{2}A)}$的变化趋势保持增大
C.上述溶液稀释前后均存在:c(H+)=c(OH-)+2c(A2-
D.根据H2A的电离常数,可推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值大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0.01mol/L r溶液的pH为2,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ZB.W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C.Y的氧化物可能呈黑色或红棕色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葡萄糖变为葡萄糖酸B.植物油变成硬化油
C.蛋白质变为氨基酸D.油脂变质(酸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活性氧化锌用作橡胶硫化的活性剂、补强剂.以氧化锌粗品为原料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Cu(OH)2Zn(OH)2Fe(OH)2
pH3.26.78.09.7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时的反应速率.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Na2CO3(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 转化为MnO2.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0.003mol KMnO4
(3)杂质Cu2+可利用置换反应除去,应选择的试剂是锌粉.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5)已知氢氧化锌能容于氨水,锌离子能与NH3分子形成四个配位键的配离子.请写出氢氧化锌和NH3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OH)2+4NH3=Zn(NH342++2OH-
(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①④(填序号)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碳酸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B.纯碱溶液C.食盐溶液D.柠檬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B.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C.CuO+2HCl═CuCl2+H2OD.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C.T℃时,若由0.4mol•L -1A、0.4mol•L -1B、0.2mol•L -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0.8mol•L -1
D.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