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玻璃仪器为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检验上述制备Cl2中混有的HCl.
选用图1装置A和图2所给装置以及药品进行实验.
(2)实验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装置A→e、d→b、c→f、g→a.
能证明HCl存在的现象是④中淀粉-KI试纸不变蓝色,装置①中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三】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1234
0.20mol•L-1KI/mL1.01.01.01.0
KClO3(s)/g0.100.100.100.10
6.0mol•L-1H2SO4/ml03.06.09.0
蒸馏水/mL9.06.03.00
(3)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硫酸浓度为0的对比实验.
【实验四】比较HClO与HCO3-电离常数的大小和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查阅资料知:
i.实验室难以获得纯HClO溶液;
i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i.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4)设计实验证明(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①相同条件下,HClO的电离常数大于HCO3-: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用pH计分别测定两种溶液的pH值.
②确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双氧水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除去过量的双氧水,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净烘干后称量沉淀质量,计算可得.

分析 (1)装置A中玻璃仪器为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HCl易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
(2)用浓硫酸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该洗气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遵循“长进短出”原则,然后用Cu除去氯气,用湿润的KI试纸检验氯气是否除净,最后用硝酸银检验HCl;
(3)根据表中数据知,混合后只有硫酸浓度不同,由此得知其研究目的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只有对比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4)①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钠盐溶液pH越小;
②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可以用双氧水等物质将氯气和次氯酸转化为氯离子,然后用硝酸银将氯离子转化为AgCl沉淀,从而得出氯元素总量.

解答 解:(1)装置A中玻璃仪器为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HCl易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为了提高氯气和NaOH反应产率,可以先用水除去HCl,所以可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可能;
(2)用浓硫酸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该洗气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遵循“长进短出”原则,然后用Cu除去氯气,用湿润的KI试纸检验氯气是否除净,最后用硝酸银检验HCl,其连接顺序是e、d、b、c、f、g,如果④中淀粉-KI试纸不变蓝色,说明不含氯气,装置①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HCl,
故答案为:e;d;b;c;f;g;④中淀粉-KI试纸不变蓝色,装置①中产生白色沉淀;
(3)根据表中数据知,混合后只有硫酸浓度不同,由此得知其研究目的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只有对比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硫酸浓度为0的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硫酸浓度为0的对比实验;
(4)①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钠盐溶液pH越小,所以其实验方法为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用pH计分别测定两种溶液的pH值,pH值越大的其对应的酸越弱,
故答案为: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用pH计分别测定两种溶液的pH值;
②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可以用双氧水等物质将氯气和次氯酸转化为氯离子,然后用硝酸银将氯离子转化为AgCl沉淀,从而得出氯元素总量,所以实验方法为,
故答案为: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双氧水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除去过量的双氧水,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净烘干后称量沉淀质量,计算可得氯元素总量.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性质实验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获取信息解答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实验操作等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设计实验,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热的纯碱可除去炊具上的油污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D.红葡萄酒储藏时间长后变香是因为乙醇发生了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生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碱石灰).
(3)B装置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E装置的作用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Y、Z为主族元素,R是ⅤⅢ族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X为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左、右相邻的元素;X、Y、Z的基态原子中,Y、Z的L层均充满电子,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1)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3
(2)Y和Z中电负性更小的是S;Y和Z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更强的是HCl;X、Y、Z的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中,熔点最低的是氮气;
(3)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ZO3-的立体结构型是三角锥形;
(4)一定条件下,R单质在O2中燃烧的产物Q可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Y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当消耗0.2molQ时,共转移了0.2mol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4+O2+18SO3$\frac{\underline{\;\;△\;\;}}{\;}$6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工业上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合成塔,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2)设备B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n(填“m”或“n”).
(3)设备C的作用是将液氨和未反应的原料气体分离.
(4)某工厂利用氨气生产硝酸的流程简要表示如图2所示:
①写出设备b的名称吸收塔;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常压法生产的硝酸浓度较低,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较高,请帮助上述工厂设计一个能提高硝酸浓度、减少尾气排放的改进方案,并表示在图中.
(5)工业上利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3是氨氧化率与氨一空气混合其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r[n(O2)/n(NH3)]=1.25,实际生产要将r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r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两个铂电极用导线连接,放置在Na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
B.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C.该电池反应为CH4+2O2═CO2+2H2O
D.通入CH4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8e-═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为测定空气中CO2含量,做下述实验:
配0.1mol/L的标准盐酸和0.01mol•L-1的标准盐酸用0.1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Ba(OH)2溶液10mL用去盐酸19.60mL用Ba(OH)2溶液吸收10L空气中的CO2(标准状况)
取滤液20mL,用0.01mol•L-1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mL
(1)为配置标准溶液,请选取必需的一组仪器B;
①托盘天平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量筒  ⑤烧杯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⑥⑦D、②④⑤⑥
(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液滴下滴速度和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取上述Ba(OH)2溶液1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把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并引入10L空气,振荡,过滤.需过滤的原因是除去BaCO3沉淀,使滤液只含Ba(OH)2,以保证实验成功;
(4)①本实验中,用0.1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Ba(OH)2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气泡,则实际用去盐酸大于19.60mL(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若滴定Ba(OH)2溶液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换0.01mol•L-1盐酸溶液进行第二次滴定,导致算出空气中CO2值(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偏低.
(5)由实验数据算出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gCu在足量的硫蒸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2和SO3的混合物中硫原子数为0.5NA
C.1L0.1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数目为0.1NA
D.通常情况下,3.4gNH3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X~T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Y、Z、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T为第4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W4与H2在高温下反应主要生成YH4和HW
B.X的原子半径比T原子半径小,两者原子序数之差为29
C.W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
D.T的氢化物可能具有强的还原性,其稳定性小于Z的氢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