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已知酸性:>H2CO3,将    转变为的方法是(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分析转变为,可先发生碱性条件的水解,再由酸性的强弱可知,水解产物中通入足量的CO2即可,以此解答.

解答 解: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生成羧酸钠和酚钠结构,因>H2CO3,则再通入足量的CO2生成邻羟基苯甲酸钠,故A正确;
B.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故B错误;
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不发生反应,故C错误;
D.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只有-COOH反应生成羧酸钠和酚结构,生成,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羧酸、酯性质的考查,注意酸性的比较及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沼气的主要成份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B.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
C.CH4(g)+2O2(g)=CO2(g)+2H2O(l)△H=-445kJ/mol
D.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TiO2和TiCl4都是钛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两者的制备及性质进行探究.
Ⅰ.制备TiCl4
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 (s)+CCl4(g)$\frac{\underline{\;\;△\;\;}}{\;}$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TiCl4,装置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物质熔点/℃沸点/℃其他
CCl4-2376与TiCl4互溶
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
(2)实验开始前的操作包括:①组装仪器,②检验装置气密性,③加装药品,④通N2一段时间,⑤最后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后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蒸馏 (或分馏).
(3)装置E能否不能(填“能”或“不能”)换成装置A,理由是装置A不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保证反应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4)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某钛合金的元素还有Al和Si等,已知在常温下,钛是一种耐强酸强碱的金属,请设计实验检验其中的Si元素取少量合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若有沉淀产生且最终沉淀不完全溶解,则证明样品中有Si
Ⅱ.制备TiO2及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
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5)写出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TiCl4+(x+2)H2O$\frac{\underline{\;\;△\;\;}}{\;}$TiO2•xH2O↓+4HCl.
(6)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分析时,称取上述TiO2试样0.2g,消耗0.1mol•L-1 NH4Fe(SO42标准溶液20mL.
  TiCl4 Mg MgCl2 Ti
 熔点/℃-25.0 648.8 714 1667
 
沸点/℃
 136.4 1090 1412 3287
①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目的是:抑制NH4Fe(SO42水解.
②该滴定操作所用到的指示剂是KSCN溶液.
③则TiO2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机物溶液在适量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
A.苯酚溶液B.乙醇溶液C.福尔马林D.乙酸乙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是八种环状的烃类物质:

(1)互为同系物的有环己烷和环辛烷(填名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苯和棱晶烷…(填写名称,写一种即可)
(2)金刚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立方烷的六氯取代产物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氮族元素(Nitrogen group)是元素周期表ⅤA族的所有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和Uup共计六种.
(1)氮族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的通式为ns2np3;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2)PH3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键角NH3>H2O(填“>”、“<”或“=”).
(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则其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sp.
(4)从化合物NF3和NH3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比较,回答它们两者如下性质差异原因:
①NF3的沸点为-129℃,而NH3的沸点为-33℃,其原因是NH3能形成氢键,NF3只有范德华力.
②NH3易与Cu2+反应,而NF3却不能,其原因是F的电负性大于N元素,NF3中N-F成键电子对偏向于F原子,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与铜离子形成配离子.
(5)磷化硼是一种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类似,磷原子作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磷原子的配位数为4;已知磷化硼的晶胞边长a=478pm,计算晶体中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核间距(dB-P)=207p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pH=14的氢氧化钡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c=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为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实验报告,请根据题意完成各空白处: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目的: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
(二)实验药品及仪器:金属钠,蒸馏水,酒精灯,试管,木条,石棉网,铁架台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金属Na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    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消失,迅速变暗,有水珠生成,最终生成白色的粉末①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2H2O═2NaOH+H2
2NaOH+CO2═Na2CO3+H2O
    将一块Na置于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钠先熔成小球,剧烈燃烧并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②淡黄色色的粉末
2Na+O2
═Na2O2
    往上述生成的 Na2O2上滴加蒸馏水    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③O2
(四)实验反思:
(1)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态(填“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因此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2)写出Na2O2的一种用途:作供氧剂或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减弱
C.H2CO3的酸性比H3BO3的酸性弱D.Cl-、Br-、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