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并进行有关乙烯性质的探究.装置如图.请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
(3)反应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反应液变黑,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验证该气体可用品红溶液 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II)中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该现象一定能证明乙烯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你是否同意的他的观点?否(填“是”或“否”);原因是二氧化硫、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分析 (1)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
(2)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3)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浓硫酸与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4)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解答 解:(1)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
(3)反应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反应液变黑,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验证该气体可用品红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II)中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该现象一定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不同意的他的观点,乙醇易挥发,原因是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答案为:否;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及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某温度下,平衡常数是9.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
计算: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反应速率为7.5×10-4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75%;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之比的CO(g)和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百分数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前应将晶体放在研钵中研细,然后放在坩埚中加热,加热失水后,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方法是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 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 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要从装置 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3)装置 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盐酸,振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i:上述实验方案,(b)步操作的原理是:SO2+I2+2H2O═H2SO4+2HI,操作后应观察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I2溶液时,溶液从无色恰好变为蓝色,且30秒内不褪色.
ii: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0.16g/L.
iii: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装有石灰石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最终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可参与下图所示的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BC.(填写字母编号)
A.温室效应B.酸雨C.粉尘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2)在烟气脱硫的过程中,所用的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通一段时间二氧化碳,以增加其脱硫效率;脱硫时控制浆液的pH值,此时浆液含有的亚硫酸氢钙可以被氧气快速氧化生成硫酸钙.
①二氧化碳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为Ca( HCO32
②亚硫酸氢钙被足量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 HSO32+O2=CaSO4+H2SO4
(3)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将空气液化后蒸馏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过滤.
(4)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氢气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请写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CO+3H2
(5)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6)副产品的化学式为CaO.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烘干等,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还有烧杯、酒精灯、漏斗、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现有0.1mol N2和0.4mol H2的混合气体,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0.8倍,试计算:
(1)平衡时NH3的浓度.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起火,常用液态CO2灭火,一般不用液态四氯化碳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或浪费),应放回原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