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用纯净的CaCO3与1mol•L-1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3质量的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B.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H2的物质的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C.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3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分析 A.CaCO3是固体,可用固体的减少来表示反应速率;
B.H2为气体,可用气体的增加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C.CaCl2是生成物,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解答 解:A.CaCO3是固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3质量的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H2为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H2的物质的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B正确;
C.CaCl2是生成物,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C正确;
D.CaCO3为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难度不大,注意固体、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暴露于空气中,其质量改变和空气中的成分没有关系的是(  )
A.生石灰B.铁粉C.浓硫酸D.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少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硅酸钠溶液B.偏铝酸钠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氯化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反应2C+O2═2C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221 kJ
C.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个水分子中有10个电子,1mol的水分子中有10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无色溶液X,由K+、Ba2+、Al3+、Fe3+、AlO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1)气体A的成分是CO2(填化学式,下同),气体B的成分是NH3
(2)确定溶液中没有Al3+的理由是CO32-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
(3)分别写出形成白色沉淀甲和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OH-+NH4+$\frac{\underline{\;\;△\;\;}}{\;}$NH3↑+H2O.
(4)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CO32-、AlO2-,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SO42-,只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后续实验就可以确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方法是在沉淀乙中加足量的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说明只有BaCO3,则溶液中不存在SO42-,若不能全部溶解,说明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化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如下介绍的“蓝瓶子”实验就是一例.在25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g氢氧化钠、100mL蒸馏水、2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滴入4〜6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塞上瓶塞(如图):
振荡烧瓶,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min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为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人做了以下实验.
I.从烧瓶中取出溶液注满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再振荡试管溶液不能变蓝.
Ⅱ.在原烧瓶中经A处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了.静置片刻后,蓝色又消失.再次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
Ⅲ.为了进一步弄清是何种成分引起的,他又继续探索.从A处改通纯净的N2、CO2,都不能使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变蓝.把制得的氧气从A处通入,发现上述无色溶液慢慢变为蓝色,到此为止,“蓝瓶子”实验原理有了科学结论.
(1)请总结“蓝瓶子”实验的变色原理:首先亚甲基蓝被葡萄糖还原,还原后的无色物质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又成为亚甲基蓝,反复作用
(2)该实验中现象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一段时间后葡萄糖会全部转化为其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蕴藏在海底的丰富的锰结核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工业上从锰结核矿中制取纯净的Mn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为提高硫酸淋洗效果,需要对富集后的矿石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加快硫酸的浸取速率步骤Ⅰ中,试剂甲必须具有的性质是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2)步骤Ⅱ中,以NaClO3为氧化剂,当生成0.05mol MnO2时,消耗0.10mol•L-1的NaClO3溶液20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5Mn2++4H2O=5MnO2+Cl2↑+8H+.已知溶液B中的物质之一NaClO3可循环用于上述生产,试写出A与NaOH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电解步骤Ⅰ所得溶液也可得到MnO2,写出阳极Mn2+生成MnO2的电极方程式Mn2++2H2O-2e-=MnO2+4H+,阴极生成的气体产物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