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CO和联氨(N2H4)的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是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NH4Cl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mol•L-1的NH4Cl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NH4+的浓度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联氨的性质类似于氨气,将联氨通入CuO浊液中,有关物质的转化如图1所示.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氢、钠(填元素名称).
②加入NaClO时发生的反应为:Cu(NH342++2ClO-+2OH-═Cu(OH)2↓+2N2H4↑+2Cl-+2H2O.该反应需在80℃以上进行,其目的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使Cu(OH)2分解生成CuO、降低N2H4溶解度,促进N2H4的挥发.
(3)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图2是常温时,某些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浓度和pH时的沉淀--溶解图象,图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平衡状态.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①相同条件下,Fe(OH)3、Al(OH)3、Cr(OH)3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最大的是Cr(OH)3,图中A、B、C三点中表示Fe(OH)3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的是C.
②由图可得Fe(OH)2的溶度积的值为1×10-15

分析 (1)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溶液显示酸性;加入明矾溶液后,铝离子水解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增大;
(2)①该反应中H、Na元素都是在化合物,化合价不变;
②温度高时氢氧化铜分解,且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①由图象可知,相同条件下,Fe(OH)3、Al(OH)3、Cr(OH)3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最大的是Cr(OH)3;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时,曲线左边是未饱和溶液,右边为过饱和溶液;
②当PH=9时,c(Fe2+)=1×10-5mol•L-1,再根据Ksp表达式求算.

解答 解:(1)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
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则加入明矾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导致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
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增大;
(2)①根据图知,H、Na元素都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变,故答案为:氢、钠;
②温度高时氢氧化铜分解,且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使Cu(OH)2分解生成CuO;降低N2H4溶解度,促进N2H4的挥发;
(3)①图象分析判断,相同条件下,Fe(OH)3、Al(OH)3、Cr(OH)3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最大的是Cr(OH)3;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时,曲线左边是未饱和溶液,右边为过饱和溶液;在过饱和溶液中要有固体析出,C点为过饱和溶液,其溶质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
故答案为:Cr(OH)3;C;
②由图象可知,当PH=9时,c(Fe2+)=1×10-5mol•L-1,Ksp=c(Fe2+)•c2(OH-)=1×10-5×(1×10-52 =1×10-15,故答案为:1×10-15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知识点,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图象分析判断方法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CO和CO2,物质的量比为1:1;其质量比为7:11;原子个数比为2:3;密度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碳酸镁水合物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工业上从弱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中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下:

(1)写出沉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Mg2++CO2+2OH-+2H2O═MgCO3•3H2O↓.
(2)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沉淀过程的操作为c(填序号).

a.向卤水中滴加NaOH溶液,同时通入CO2
b.向NaOH溶液中滴加卤水,同时通入CO2
c.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
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卤水,同时继续通入CO2
(3)沉淀过程的c(Mg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不同温度下所得到的沉淀产物如图3所示,沉淀过程选择的温度为313K,理由是较高的温度能够加快沉淀反应的速率,也使得溶液中残留的c(Mg2+)较小,提高Mg2+的沉淀率,但温度过高易生成Mg5(OH)2(CO34•4H2O.
(4)写出MgCO3•3H2O在323K温度时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5MgCO3•3H2O$\frac{\underline{\;加热\;}}{\;}$Mg5(OH)2(CO34•4H2O+CO2↑+10H2O.
(5)在洗涤步骤中,表明产物洗涤干净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向其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碘酸钙[Ca(IO32]既能补碘又能补钙的新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碘酸钙可通过下列途径合成.

(1)若称取的I2质量为3.810g,为使I2充分氧化,则投料时KClO3的质量至少为3.675;同时生成的氯气体积为336mL(标准状况).
(2)用KOH溶液调节pH的目的是将KIO3•HIO3转变为KIO3
(3)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g/100g水)如下:
温度/℃01020406080
KIO34.606.278.0812.618.324.8
KCl28.131.234.240.145.851.3
Ca(IO320.1190.1950.30710.5200.6210.669
碘酸钙的物理性质
碘酸钙存在形态无水盐一水合物六水合物
稳定时的温度区域>57.5℃32-57.5℃<32℃
复分解时,采用冰水浴的目的是减小Ca(IO32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充分析出;此时所得产品的化学式为Ca(IO32•6H2O.
(4)准确称取产品0.6000g于烧标中,加1:1高氯酸20mL,微热溶解后,冷却,配成250.00mL溶液.移取上述溶液50.00mL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1高氯酸2mL、3gKI(足量)(发生:IO3-+5I-+6H+═3I2+3H2O),盖上瓶盖,暗处放置3min,加50mL水,加入0.3%淀粉溶液2mL,用0.1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I2+2S2O32-═2I-+S4O62-)到终点时消耗12.00mL,试计算产品中Ca(IO32的质量分数(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氮氧化物(NOx)、CO、SO2等.

(1)已知:
NO(g)+$\frac{1}{2}$O2(g)?NO2(g)△H=-56.5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H=-41.8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b.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2)CO综合利用.
①CO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若起始投入1molCO,2mol H2,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得知该反应△H<0,该反应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最为适宜.
②电解CO制备CH4,电解质为碳酸钠溶液,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写出阴极区电极反应式CO+6e-+5H2O=6OH-+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stackrel{131}{53}$I,下列有关$\stackrel{131}{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此可确定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B.$\stackrel{131}{53}$I是碘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C.$\stackrel{131}{53}$I核素中含中子数为53
D.$\stackrel{131}{53}$I2的摩尔质量为26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FeS2(s)+11O2(g)=2Fe2O3(s)+8SO2(g)△H=-3408kJ•mol-1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H2SO4+H2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碘和氢气的生成.
(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_{放电}^{充电}$ NiO(OH)+MH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e-+OH-=H2O+M.
②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光纤通讯是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A.CuB.SiC.SiO2D.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Na2SB.HCl和NH3C.AlCl3和H2OD.CH4和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