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4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A.大于40% B.等于40% C.小于40% D.无法确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是现今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性仅次于铁的重要金属。工业上常以“钒土矿”为原料来冶炼金属铝。已知: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其中含有Fe2O3、SiO2等杂质)。为了检测某“钒土矿”样中Al2O3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①取矿样10.0 g加入过量稀盐酸溶解(假定其他未知成分的杂质都不溶于盐酸,也不和盐酸反应),过滤弃去不溶残渣。
②将滤液稀释并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后,取25.0 mL逐滴滴加2.0 mol·L-1的Na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请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滴加NaOH溶液24~30 m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所得不溶于NaOH溶液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该“钒土矿”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工业上制取金属铝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2Al2O3(熔融)4Al+3O2↑
用10.0 t “钒土矿”样提纯所得的Al2O3(提纯过程的损耗忽略不计)进行电解,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金属铝________ t,假定Al2O3在熔融状态完全电离为Al3+和O2-,则电解过程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醇分子中,只有连有—OH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H2O
下列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沉淀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D)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30 B.46 C.66 D.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l3+.Mg2+.NH4+.Cl- B.可能有K+.Cl-.MnO4-
C.肯定有Al3+.Mg2+.SO42- D.肯定有K+.HCO3-.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AlCl3、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共转移0.9mol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O2且其物质的量为0.35mol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铝元素以均Al(OH)3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会有SO
B.含有SO和Ag+
C.可能含有SO、Ag+、SO
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D.可能含有SO或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