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C6H12
(2)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是2,3-二甲基-2-丁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H32C=C(CH32$\stackrel{一定条件}{→}$
③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和碳碳双键( 填名称).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且峰面积比为3:2:1.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CH3CH22C=CH2(包括顺反异构).

分析 (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该烃可能为烯烃或环烷烃,分子式应为C6H12
(2)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结构对称,只含一种H,所以A为(CH32C=C(CH32,A与足量的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2CBrCBr(CH32,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B消去一个HBr分子得D为(CH32CBrC(CH3)=CH2,据此答题;
(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则A为、(CH3CH22C=CH2

解答 解:(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该烃可能为烯烃或环烷烃,分子式应为C6H12,故答案为:C6H12
(2)①由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
故答案为:;2,3-二甲基-2-丁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2C=C(CH32 $\stackrel{一定条件}{→}$
故答案为:n(CH32C=C(CH32 $\stackrel{一定条件}{→}$
③由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CH32CBrC(CH3)=CH2,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溴原子和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溴原子和碳碳双键;
(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则A为、(CH3CH22C=CH2
故答案为:、(CH3CH22C=CH2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相对分子质量推出A为烯烃或环烷烃是解答的突破口,注意利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
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Z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2C.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4C.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O3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NaCl(写化学式).
(4)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由X元素组成的单质在Y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CO2或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焰色反应试验中,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Na+离子火焰呈黄色
C.检验Na2CO3固体中是否混有NaHCO3,可向固体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体
D.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已知25℃时0.1mol/L醋酸溶液达到平衡(HAc?H++Ac-)时的pH约为3,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为5的盐酸,则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向原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溶液的pH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甲的压强大
C.
图表示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D.
图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直到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原因是Fe(OH)3胶粒吸附带正电荷的离子使Fe(OH)3胶体聚沉,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2)用于提纯此分散系中相应离子的方法叫渗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MnO2+4H+=Mn2++I2+2H2O.
(2)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I4O9),可以称为碘酸碘,则I4O9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CD.
A.-1       B.+1       C.+3       D.+5
(3)若IOH是两性化合物,写出IOH的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IOH?H++IO-
(4)已知反应2HI(g)═H2(g)+I2(g)△H=+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299kJ.
(5)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t/min020406080120
x(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frac{0.108×0.108}{0.78{4}^{2}}$.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υ=k•x2(HI),逆反应速率为υ=k•x(H2)•x(I2),其中k、k为速率常数,则k为$\frac{{K}_{正}}{K}$(以K和k表示).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υ~x(HI)和υ~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A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带,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型①②(用序号填空).
①金属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盐
(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4005008301 000
平衡常数K1091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3)830℃时,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有AC(选填字母)
ABCD
n(CO2)/mol32.43.21
n(H2)/mol21.52.51
n(CO)/mol123.50.5
n(H2O)/mol5222
(4)在83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CO(g)和6mol H2O(g)达到平衡时,H2(g)的体积分数是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