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2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3)与A、B形成的阴离子(AB-)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CO.
(4)基态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图是金属Ca和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D的原子个数比为1:5.
(5)向D的高价态硫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加B的氢化物水溶液至过量,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的溶液.写出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Cu(OH)2+4NH3=[Cu(NH34]2++2OH-

分析 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3,故B为N元素,第2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1或1s22s22p2,结合(3)能与N元素形成阴离子(AN-),故A为C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以C是O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故D元素原子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1,是29号Cu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3,故B为N元素,第2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1或1s22s22p2,结合(3)能与N元素形成阴离子(AN-),故A为C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以C是O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故D元素原子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1,是29号Cu元素,
(1)C、N、S元素是同一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是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C<O<N,
故答案为:C<O<N;
(2)H2CO3中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全部成键,没有孤电子对,成1个C=O双键,2个C-O单键,杂化轨道数目为3,采取sp2杂化,
故答案为:sp2
(3)将CN-中C原子及1个负电荷换成1个N原子,可得的等电子体N2,将N原子及1个负电荷换成1个O原子,可得的等电子体CO,
故答案为:N2、CO;
(4)D的原子序数是29,为Cu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由晶胞结构可知,Ca原子处于顶点,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目为8×$\frac{1}{8}$=1,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与面上、面心,晶胞中Cu数目为1+4×$\frac{1}{2}$+4×$\frac{1}{2}$=5,故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1:5,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1:5;
(5)将氨水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首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氢氧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
故答案为:Cu(OH)2+4NH3=[Cu(NH34]2++2OH-

点评 本题以元素的推断考查了原子的杂化方式、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离能、晶胞计算、配合物等知识点,注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和第IIIA族、第VA族和第VIA族之间异常,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l)放出的能量相同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32-)+c(OH-
B.0.1mol/L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的溶液中:c(CH3COO-)>c(Cl-)>c(H+)>c(CH3CO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Cl、②(NH42SO4、③NH4Al(SO42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D.浓度为0.1mol/L的①氨水、②C6H5ONa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360L溶于1L水中,所得盐酸密度为1.18g•cm-3,求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等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1如下:

(1)反应Ⅰ是将Cu转化为Cu(NH342+,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 操作①的名称:过滤.
(2)反应Ⅱ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42+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42++2RH=CuR2+2NH4++2NH3↑.操作②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其目的是(填序号)ab.
a.富集铜元素  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  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
(3)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RH.若操作③使用图2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
(4)操作④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O2、H2SO4.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流程中有三处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H2SO4
循环使用的NH4Cl在反应Ⅰ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由于溶液中c(OH-)过高,生成Cu(OH)2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的现象分别为KMnO4溶液溶液褪色.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为了验证SO2性质,实验中可以代替KMnO4酸性溶液的试剂有b、c
a.浓H2SO4b.FeCl3溶液 c.溴水 d.NaCl溶液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化合物丙是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的分子式为C16H14O2
B.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用酸性KMnO4溶液可区分甲和丙
D.乙在一定条件下最多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FeCl3B.NaHCO3C.MgSO4D.Na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数据或实验事故的处理中正确的是BDEG(填序号).
A.使用分液漏斗前只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
D.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E.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前,把玻璃管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湿润
F.不慎将少量浓H2SO4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稀NaOH溶液冲洗
G.蒸发NaCl溶液时,用玻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引起飞溅
H.配制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水,再慢慢加入浓H2SO4、及时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