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F分别为H、C、O、Si、S、K,某固体样品由两种常见的盐组成,含A、B、C、F四种元素,
(1)盐加热分解,可知为KHCO3;
(2)①由图可知,碳酸钾、碳酸氢钾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②根据差量法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及体积;
③二氧化碳与硅酸钾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为强酸制取弱酸反应,以此比较非金属性.
解答 解:A、B、C、D、E、F分别为H、C、O、Si、S、K,某固体样品由两种常见的盐组成,含A、B、C、F四种元素,
(1)盐加热分解,可知为KHCO3,发生2KHCO3$\frac{\underline{\;\;△\;\;}}{\;}$K2CO3+CO2↑+H2O,所以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为K2CO3,故答案为:K2CO3;
(2)①由图可知,碳酸钾、碳酸氢钾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HCO3-+H+=CO2↑+H2O,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HCO3-+H+=CO2↑+H2O;
②2KHCO3$\frac{\underline{\;\;△\;\;}}{\;}$K2CO3+CO2↑+H2O△m
200 62
m (b-c)
则碳酸氢钾的质量为$\frac{200(b-c)}{62}$g,其物质的量为$\frac{b-c}{62}$mol,
最终含碳酸钾的质量为(c-a)g,其物质的量为$\frac{c-a}{138}$mol,
则标况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00mL/mol×($\frac{b-c}{62}$mol+$\frac{c-a}{138}$mol)=22400($\frac{b-c}{62}$+$\frac{c-a}{138}$)mL,
故答案为:22400($\frac{b-c}{62}$+$\frac{c-a}{138}$);
③二氧化碳与硅酸钾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沉淀的化学式为H2SiO3,为强酸制取弱酸反应,结合硫酸与碳酸氢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知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则非金属性为S>C>Si,故答案为:H2SiO3;S>C>Si.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差量法计算、原子守恒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得到的各个馏分都是纯净物 | |
B. | 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 |
C. | CH3CH218OH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 |
D. |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提取苯,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1.54 | 1.33 | 1.17 | 1.01 | 0.85 | 0.7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0% | B. | 60% | C. | 40% | D. | 3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CH3COOH溶解CaCO3+2H+═Ca2++H2O+CO2↑ | |
B. |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C. | 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 |
D. |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2H2O+AlO2-═Al(OH)3↓+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