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为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kJ•mol-1
B.该反应生成液态HCl比生成气态HCl释放的能量少
C.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
D.1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吸收431kJ的能量

分析 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由键能大小可知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生成2molHCl,化学键断裂吸收热量:436kJ+243kJ=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2×431kJ=862kJ,则反应放热,并根据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分析物质稳定性,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H=(436kJ/mol+243kJ/mol)-2×431kJ/mol=-183kJ/mol,故A正确;
B.液态HCl生成气态吸收能量,则该反应生成液态HCl比生成气态HCl释放的能量多,故B错误;
C.氢气键能为436KJ/mol,氯气键能为243KJ/mol,所以相同条件下H2比Cl2稳定,故C错误;
D.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键能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 OH-+Cu2+=Cu(OH)2
B.乙醛发生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stackrel{△}{→}$CH3COO-+NH4+2Ag↓+3NH3+H2O
C.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O32-+2H+=H2O+CO2
D.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 Ag++Br-=Ag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己二酸 是一种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二元酸,在化工生产、有机合成工业、医药、润滑剂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能够发生成盐反应、酯化反应等,并能与二元醇缩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己二酸产量居所有二元羧酸中的第二位.实验室合成己二酸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示意图:
3+8HNO3→3+8NO↑+7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表:
物资密度(20℃)熔点沸点溶解性相对分子质量
环己醇0.962g/cm325.9℃160.8℃20℃时水中溶解度3.6g,可混溶于乙醇、苯100
己二酸1.36g/cm3152℃337.5℃在水中的溶解度:15℃时1.44g,25℃时2.3g,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146
实验步骤如下;
I、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6mL 50%的硝酸(密度为1.31g/cm3),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有5.4mL环己醇.
II、水浴加热三口烧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摇动三口烧瓶,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时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环己醇,维持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
III、当环己醇全部加入后,将混合物用80℃~90℃水浴加热约10min(注意控制温度),直至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为止.
IV、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后过滤、洗涤得粗产品.
V、粗产品经提纯后称重为5.7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向三口烧瓶中滴加环己醇时,要控制好环己醇的滴入速率,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导致温度迅速上升,否则.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试列举一条可能产生的后果:
反应液暴沸冲出冷凝管;放热过多可能引起爆炸;产生的NO2气体来不及被碱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气中.
(3)已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时发生的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如果改用纯碱溶液吸收尾气时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则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NO2+Na2CO3=2NaNO2+CO2
(4)为了除去可能的杂质和减少产品损失,可分别用冰水和苯洗涤晶体.
(5)粗产品可用重结晶 法提纯(填实验操作名称).本实验所得到的己二酸产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NaCN为剧毒无机物.某兴趣小组查资料得知,实验室里的NaCN溶液可使用Na2S2O3溶液进行解毒销毁,他们开展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Ⅰ.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的制备:
已知Na2S2O3•5H2O对热不稳定,超过48℃即开始丢失结晶水.现以Na2CO3和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及SO2气体为原料,采用如图装置制备Na2S2O3•5H2O.
(1)将Na2S和Na2CO3按反应要求的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蒸馏烧瓶中加入Na2SO3固体,在分液漏斗中注入C(填以下选择项的字母),并按如图安装好装置,进行反应.
A.稀盐酸         B.浓盐酸
C.70%的硫酸     D.稀硝酸
(2)pH小于7会引起Na2S2O3溶液的变质反应,会出现淡黄色混浊.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如果通入SO2过量,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SO2+H2O=2NaHSO3+S↓;
(3)从上述生成物混合液中获得较高产率Na2S2O3•5H2O的歩骤为:
[反应混合液加活性炭脱色]$\stackrel{操作①}{→}$[滤液]$\stackrel{操作②}{→}$ $\stackrel{操作③}{→}$[粗晶体],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趁热过滤,其目的是趁热是为了防止晶体在过滤的过程中在漏斗中析出导致产率降低;过滤是为了除去活性炭、硫等不溶性杂质;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操作③是抽滤、洗涤、干燥.
Ⅱ.产品纯度的检测:
(4)已知:Na2S2O3•5H2O的摩尔质量为248g/mol;2Na2S2O3+I2═2NaI+Na2S4O6.取晶体样品a g,加水溶解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10mol/L碘水滴定到终点时,消耗碘水溶液v mL,则该样品纯度是$\frac{0.496v}{m}$%;
(5)滴定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BD;
A.锥形瓶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锥形瓶中溶液变蓝后立刻停止滴定,进行读数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D.滴定管尖嘴内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气泡
Ⅲ.有毒废水的处理:
(6)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采取系列防护措施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向装有2mL 0.1mol/L 的NaCN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mL 0.1mol/L 的Na2S2O3溶液,两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入盛有10mL 0.1mol/L FeCl3溶液的小烧杯,溶液呈现血红色,请写出Na2S2O3解毒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N-+S2O32-=SCN-+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乙醛在518℃时经途径Ⅰ或途径Ⅱ分解为甲烷和一氧化碳,如图所示是两途径的能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途径Ⅰ与途径Ⅱ中乙醛的转化率相同
B.途径Ⅱ是加入催化剂时能量变化曲线,且催化剂是I2
C.途径Ⅰ与途径Ⅱ的焓变(△H)相同
D.加入催化剂将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实验室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仪器C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规格为500mL.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BCD(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配制NaOH溶液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大于0.1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量筒,应选用25 mL规格的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 L 1mol/L 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27.2mL(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机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几种(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氮氧化合物,X为1.5g,Y为3.8g,已知Y的摩尔质量为76g•mol-1,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2OC.NO2D.N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