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1)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2)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3)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2A(g)+B(g)?2C(g)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n(C)随着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现从t1时间开始对反应体系升高温度,n(C)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p点时反应的v=v(填“>”、“<”或“=”);
②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vb(填“>”、“<”或“=”)

分析 (1)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是放热反应;
(2)依据图象分析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反应在2min达XYZ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到平衡状态,结合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比得到化学方程式;
(3)①由图象可知,反应进行到p点时,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②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则说明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的焓变=E1-E2,E1<E2,焓变为负值,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2)①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进行到2min,X、Y、Z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2; 
②图象分析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在反应过程中消耗物质的量为:1.0mol-0,7mol=0.3mol,Y的消耗物质的量为:1.0mol-0.9mol=0.1mol,Z物质的量增大,增加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X、Y、Z物质的量之比为:0.3:0.1:0.2=3:1:2,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故答案为:3X+Y?2Z;
(3)①反应进行到p点时,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故答案为:=;  
②结合图象可知,a、b两点时C的物质的量相同,则a、b两点时A、B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相等,但是由于t2温度高于t1,则反应速率va<vb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鉴别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甲酸、葡萄糖可以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金属钠和石蕊试剂B.Na2CO3溶液和石蕊试剂
C.酸性KMnO4和溴水D.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能用热分解法制得的金属是(  )
A.FeB.AgC.Mg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1,3-丁二烯合成氯丁橡胶的过程中,是一种中间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丁二烯与氢气加成产物只有一种
B.1,3-丁二烯转化为 时,先与HCl发生1,2加成再水解得到
C.在NaOH醇溶液中或浓硫酸存在时加热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催化氧化得X,X能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结构只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检验C3H7Br中是否含溴元素,其实验包括:
①加热
②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浅黄色沉淀
③加入NaOH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已知A、B、C、D的组成元素都属于短周期元素,其中A、D为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化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1)若A、D的组成元素同主族:
①B是水2Na+2H2O=2Na++2OH-+H2↑②B、C均为氧化物: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若A、D的组成元素不同主族
①B是水且水是还原剂:2F2+2H2O=4HF+O2B是水且水是氧化剂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②B、C均为氧化物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
6NO2+8NH3$?_{加热}^{催化剂}$7N5+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检验NH4+的方法是取样,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后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4+
(3)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4)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5)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2)Cu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溶液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4)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与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NO3-+4H+═3Fe3++2H2O+NO↑
(5)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H++H2O2+2I-=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C→A→B→D→E (均用字母填写).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精确到0.01mL.
(3)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4)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溶液,无气泡.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4.4,终点时颜色变化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frac{80c({V}_{2}-{V}_{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