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有一种白色粉末,含有下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中的几种,
阴离子:NO3-、SO32-、CO32-、MnO4-
阳离子:Na+、Al3+、Ba2+、Fe3+、NH4+
将该白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a.取少量粉末加水振荡,现象是: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
b.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氢氧化钠并加热,现象是:无沉淀生成,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现象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取少量粉末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液,现象:产生气体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推断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没有Fe3+、MnO4-离子;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存在NH4+离子;一定没有Al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可能存在SO32-和CO32-离子,一定不存在Ba2+离子.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NO3-、SO3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Ba2++2H++2NO3-+3SO32-=3BaSO4↓+2NO↑+H2O
(5)综上所述,粉末中还可能含有离子Na+、CO32-

分析 根据a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不含Fe3+、MnO4-有色离子;根据b滴入氢氧化钠并加热,现象是:无沉淀生成,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不含
Al3+,含有NH4+;根据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现象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和CO32-,两者与钡离子不能共存,则溶液中无Ba2+;根据d取少量粉末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液,现象:产生气体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硫酸钡,是亚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产生一氧化氮气体,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根据a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不含Fe3+、MnO4-有色离子;根据b滴入氢氧化钠并加热,现象是:无沉淀生成,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不含
Al3+,含有NH4+;根据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现象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和CO32-,两者与钡离子不能共存,则溶液中无Ba2+;根据d取少量粉末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液,现象:产生气体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硫酸钡,是亚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产生一氧化氮气体,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没有Fe3+、MnO4-离子,故答案为:Fe3+、MnO4-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存在NH4+;一定没有Al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故答案为:NH4+;Al3+;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可能存在SO32-和CO32-,一定不存在Ba2+,故答案为:SO32-和CO32-,Ba2+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Ba2++2H++2NO3-+3SO32-=3BaSO4↓+2NO↑+H2O,故答案为;NO3-、SO32-;3Ba2++2H++2NO3-+3SO32-=3BaSO4↓+2NO↑+H2O;
(5)综上所述,粉末中还可能含有离子Na+、CO32-,故答案为:Na+、CO32-

点评 本题似一道物质的鉴别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掌握,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在一定质量的烧瓶中盛10g11.6%的某醛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混合放在热水浴中加热,安全反应后,倒去瓶中液体,仔细洗净、烘干后,烧瓶质量增加4.32g,通过计算,写出这种醛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
(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其所有原子是(填“是”或“否”)共平面.
(2)下列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为BD(填选项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B(填选项字母).
A.CH3CH3    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
(4)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量.据此试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C.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D.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H3B.Cl2C.NH4NO3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金属A不溶于冷的浓硝酸,A与银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硫酸溶液,所组成的原电池中电流由银通过导线流回A极,则A可能是(  )
A.PtB.CuC.A1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果我们具有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就可以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以下常见病症与其产生原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B.贫血--缺铁
C.龋齿--缺碘D.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缺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丙酮(C3H6O)遁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l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当线路接通时,发现M 滤纸(用Na2SO4溶液的石蕊试液浸润过)的a端显蓝色,b端显红色,且知甲中电极材料是锌、银,乙中电极材料是铂、铜,且乙中两电极不发生变化。回答:

(1)甲、乙分别是什么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C、D的电极名称以及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式。

A极:____________________;B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D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