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实验②证明了①的滤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断①的滤液中也含有Cl- | |
B. | 实验②证明了Kap(AgCl)<Kap(Ag2SO4) | |
C. | 实验③的溶液中含有+微粒 | |
D. | 由实验③推测:若在①的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
分析 ①0.1mol/L 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产生AgCl沉淀;分别取少量①的滤液,滤液中为饱和的AgCl的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饱和Na2S溶液、饱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后者溶液仍澄清,前者出现的浑浊应为Ag2S沉淀;取少量①的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产生了银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实验②中向饱和的AgCl溶液中分别加入了等浓度等体积的饱和Na2S溶液、饱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后者溶液仍澄清,前者出现的沉淀为Ag2S,发生了沉淀的转化,由此证明了证明了①的滤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断①的滤液中也含有Cl-.故A正确;
B.实验②中前者产生了Ag2S沉淀,后者没产生Ag2SO4,可见AgCl比Ag2SO4难溶,可以证明Kap(AgCl)<Kap(Ag2SO4).故B正确;
C.实验③中,取少量①的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反应产生了银氨溶液,因此溶液中含有粒子为$Ag(N{H}_{3})_{2}^{+}$.故C正确;
D.①中的沉淀为AgCl沉淀,实验③时由于加入了氨水,产生了配合物而溶解了沉淀,不是因为碱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察了沉淀的溶解与转化,溶度积常数的简单应用,银氨溶液的制备.需注意,沉淀的转化是一般是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题目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1,b=2 | B. | a=1,b=3 | C. | a=2,b=3 | D. | a=2,b=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 g D216O中所含中子数为5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A | |
C. | 7.8g Na2O2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4NA | |
D. | 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一定大于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烯烃W名称为1,3-丁二烯,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 |
B. |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 |
C. | 由化合物Z-步制备化合物Y的转化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 | |
D. | 化合物Y先经酸性髙锰酸鉀溶液氧化,再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酯化可得化合物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键连接b时,碳电极为正极 | |
B. | 电建连接a时,镍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i(OH)2+OH--e-=NiO(OH)+H2O | |
C. | 电键连接b时,镍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 |
D. | 电键连接a时,每转移2mol电子,就有4mol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