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按A、B、C、D、E顺序增大,A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2-与D+最外层电子数均为次外层的4倍,E和B同主族.
(1)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BC2的电子式.属非极性分子(填分子极性).EC2其固体属原子晶体.
(3)用电子式表示D2 C的形成过程
(4)B、C、D、E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Si、Na、O2(填单质化学式)

分析 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按A、B、C、D、E顺序增大,A是半径最小的原子,则A为H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碳元素;C2-与D+最外层电子数均为次外层的4倍,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C为O元素、D为Na,E和B同主族,则E为Si,据此解答.

解答 解: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按A、B、C、D、E顺序增大,A是半径最小的原子,则A为H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碳元素;C2-与D+最外层电子数均为次外层的4倍,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C为O元素、D为Na,E和B同主族,则E为Si.
(1)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CO2的电子式为,为直线型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SiO2固体属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非极性;原子;
(3)用电子式表示Na2 O的形成过程:
故答案为:
(4)碳、Si单质可以形成原子晶体,C-C键长更短,故熔点碳单质>Si单质,Na为金属晶体,沸点熔点较低,而氧气常温下为气体,熔点最低,故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Si、Na、O2
故答案为:C、Si、Na、O2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对化学用语与熔沸点比较的考查,注意掌握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用户电子式表示化学键或物质的形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变大的是(  )
A.硝酸银B.硫酸铁C.硫酸铜D.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71g Cl2所含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
D.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反应
B.已知:CH4(g)+$\frac{3}{2}$O2(g)═2H2O(l)+CO(g)△H,则△H表示CH4的燃烧热
C.恒温恒压时,将2 mol A和1 mol B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充分反应后测得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反应的△H=-Q kJ/mol
D.由4P(s,红磷)═P4(s,白磷)△H=+139.2 kJ/mol,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HNO3是氧化剂;Cu是还原剂;Cu(NO32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H3<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写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错误的是(  )
A.
分散系的分类
B.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C.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D.
向Al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如下表:
       物质
T/℃
活性炭NOEF
初始3.0000.1000
T12.9600.0200.0400.040
T22.9750.0500.0250.025
(1)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NO?N2+CO2
(2)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K1=4.
(3)上述反应T1℃时达到平衡后,再通入0.1mol的NO的气体,则达到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80%.
(4)如图为在T1℃达到平衡后在t2、t3、t4、t5时改变某一种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且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请判断温度的高低T1<T2,该反应△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面哪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A.钱恩B.屠呦呦C.弗莱明D.莫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