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氯原子参与破坏O3的反应
O3+Cl→ClO+O2△H1
ClO+O→Cl+O2△H2
破坏臭氧层的总反应是:O3+O→2O2 △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H1+△H2
B.Cl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反应O3+O→2O2的△H=E1-E3
D.氯原子改变了该反应的历程,但不影响△H

分析 A.根据盖斯定律计算O3+O→2O2 的△H;
B.Cl-O为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
C.由图可知,O+O3=2O2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H=E3-E2
D.根据特征反应方向Cl原子作用.

解答 解:A.①O3+Cl→ClO+O2△H1
②ClO+O→Cl+O2△H2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O3+O→2O2 △H=△H1+△H2,故A正确;
B.ClO中Cl-O键为不同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故B正确;
C.由图象曲线可知,生成物的能量低,O+O3=2O2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E3-E2,故C错误;
D.在反应O3+Cl→ClO+O2、ClO+O→Cl+O2中,Cl原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氯原子改变了该反应的历程,不影响△H,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盖斯定律,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信息及图象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氟烷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
A.4种B.3种C.2种D.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一套进行过滤操作的装置,可以除去粗苯甲酸中所含的不溶性(或难溶于水的)杂质.
(2)利用图乙装置来证明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相对强弱时,盛装CaCO3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实验过程中,苯酚钠溶液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3)图丙是做乙醛的银镜反应前配制银氨溶液的实验操作图.配制过程中,试管内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浑浊(或答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继续滴入氨水溶液又变澄清.配好银氨溶液后,向其中加入乙醛进行银镜反应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对试管采用的加热方式是热水浴加热.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O+2Ag(NH32OH$\stackrel{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由碳棒、铁片和200mL 1.5mol/L的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碳棒上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时,求:
(1)有1.806×1023个电子通过了导线.(NA=6.02×1023
(2)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硝酸、硝酸铵、硝酸铜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NO、NO2等氧化为硝酸;下列可以代替硝酸镁加入到蒸馏塔中的是A.
A.浓硫酸     B.氯化钙     C.生石灰      D.硝酸亚铁
(2)制硝酸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用尿素[CO(NH22]作为吸收剂,其主要的反应为:NO、NO2混合气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CO(NH22]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NO2+H2O=2HNO2、CO(NH22+2HNO2═CO2↑+2N2↑+3H2O.
(3)在氧化炉里,催化剂存在时氨气和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在不同温度时生成产物如图一所示.在氧化炉里,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800℃~900℃的理由是800~900℃时副产物N2的产率较低,NO的产率很高.
(4)如图二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NO制备 NH4NO3,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8NO+7H2O$\frac{\underline{\;电解\;}}{\;}$3NH4NO3+2HNO3,需补充氨气的理由是将电解过程中生成的硝酸转化为硝酸铵.
(5)工业上通常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光谱纯硝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NO32•3H2O,摩尔质量为242g/mol).
已知:25℃、1.01×105Pa时,在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NO2?N2O4,达到平衡时,c(NO2)=0.0400mol/L,c(N2O4)=0.0100mol/L.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高纯度硝酸反应,制得5.00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25℃、1.01×105Pa),理论上生成光谱纯硝酸铜晶体的质量为36.3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目前半导体生产展开了一场“铜芯片”革命--在硅芯片上用铜代替铝布线,古老的金属铜在现代科技应用上取得了突破,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生产粗铜,其反应原理如下:
[CuFeS2]$→_{800℃}^{O_{2}}$[CuS]$→_{①}^{O_{2},△}$[Cu2O]$→_{②}^{Cu_{2}S,△}$[Cu]→[CuSO4]
(1)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硫、氧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是O(填元素符号).
(2)反应①、②中均生成有相同的气体分子,该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sp2,其立体结构是V形.
(3)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stackrel{氨水}{→}$蓝色沉淀$\stackrel{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写出蓝色沉淀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深蓝色透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考虑H+)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配位键.
(4)铜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pm. (用含d和N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CH3CH2CH2CH3B.CH3CH(CH32C.(CH32CHCH2CH3D.CH3C(CH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X、Y、Z、W、R为前四周期原予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X、Y、Z、W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8种;R元素与比它核电荷数大的另外.两种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同一族.
(l)X的一种核素用于鉴定文物年代,该核素的符号为${\;}_{6}^{14}$C.
(2)X、Y、Z、W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用氢键表示式写出W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不同种分子间存在的氢键F-H…O、O-H…F.
(4)R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区.
(5)R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原子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

图A中原子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A、B中R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2:3.A、B晶胞的棱长分别为a cm和b cm,则A、B两种晶体的密度之比为b3: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frac{c({H}^{+})}{c(C{H}_{3}COOH)}$减小
B.向0.1mol•L-1CH3COONa溶液加入少量水,溶液中$\frac{c(CHCO{O}^{-})}{c(C{H}_{3}COOH)•c(O{H}^{-})}$不变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frac{c(N{H}_{4}^{+})}{c(C{l}^{-})}$>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frac{c(Cl-)}{c(B{r}^{-})}$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