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2、CO和少量CH4、H2、CO和CH4的燃烧热(注: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数据如下表:
物质H2COCH4
燃烧热(kJ•mol-1285.8283.0890.0
天然气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使用的主要生活能源.使用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应调整灶具进气量阀门,即增大空气(填“空气”或“天然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填“空气”或“天然气”)的进入量.1m3(标准状况)甲烷在25℃,101kPa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的热能是3.97×104kJ.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微观粒子个数比进行分析消耗氧气的多少;由于燃烧同样质量的天然气和一氧化碳,天然气燃烧需要的氧气多,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需要加大氧气的量;根据标况下Vm=22.4L/mol,计算1m3的甲烷的物质的量,再利用物质的量与热量的正比例关系来计算.

解答 解: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时,天然气消耗的氧气多;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燃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进风口;如果燃料不完全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等污染环境的物质;所以使用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应调整灶具进气量阀门,即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标况下Vm=22.4L/mol,则1m3的甲烷的物质的量$\frac{1000L}{22.4L/mol}$=44.64mol,由25℃,101kPa时,1molCH4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kJ,则1m3(标况)甲烷在25℃,101kPa时充分燃烧,可以放出的热能是44.64×890KJ=3.97×104kJ,
故答案为:空气;天然气;3.97×10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某学生用0.10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记录数据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NaOH标准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
120.000.5020.50
220.006.0026.00
320.001.4021.4
(1)滴定时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
(3)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偏高(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4)某同学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甲中(填“甲”或“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液显酸性,原因是:Fe3++3H2O?Fe(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lCl3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为Al2O3,由AlCl3溶液得到AlCl3晶体的操作是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铝晶体
(3)NaHCO3与Al2(SO4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4)向0.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Na2CO3固体、NH4Cl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左、左、右、(填“左”、“右”或“不移动”).
(5)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
①大小关系c(Na+)>c(CO32-)>c(OH-)>c(HCO3-)>c(H+).
②物料守恒c(Na+)=2c(CO32-)+2c(HCO3-)+2c(H2CO3).
③电荷守恒c(Na+)+c(H+)=2c(CO32-)+c(OH-)+c(HCO3-).
④质子守恒c(H+)+c(HCO3-)+2c(H2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研究CO、CO2的开发和应用对建设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s)+3CO(g)△H1=+489.0kJ•mol-1
Fe2O3(s)+3CO(g)═2Fe(s)+3CO2(g)△H2=-28.5kJ•mol-1
则C(s)+CO2(g)═2CO(g)△H=+172.5kJ•mol-1
(2)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
第二步:HCOOCH3(g)?CH3OH(g)+CO(g)
该两步反应常温下均不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两反应都△S>0,常温下不能自发,故△H>0.
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CO的产率,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或减小压强(写两条措施).
(3)节能减排是要控制温室气体CO2的排放.
①氨水可用于吸收低浓度的CO2.请写出氨水吸收足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CO2=(NH42CO3+H2O.
②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Fe(1-y)O]可将富集到的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若生成1mol缺铁氧化物[Fe(1-y)O]同时生成$\frac{1-4y}{6}$mol氧气.

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电解CO2: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2.
在c极上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水电解产生氢气,然后氢气与CO2反应产生CO.写出电极c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O2+2e-═CO+O2-;H2O+2e-=H2+O2-.若电解得到的1:1的合成气(CO+H2)则通入的CO2和H2O物质的量比值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处于相邻两个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它们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且能形成BA2型的离子化合物.C的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D的气态氢化物通式为H2D,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D质量分数为40%.D的原子序数大致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一半.试回答:
(1)A是Br,B是Mg,C是Al,D是S.
(2)B、C、D单质的还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g>Al>S.
(3)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滴入少量A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Br2═S↓+2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室温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寿命等优势.一种用碳基材料(NaxCn)作负极的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瓜原理如下:
NaCoO2+Cn$?_{放电}^{充电}$Na2-xCoO2+NaxCn
其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Na+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xCn-xe-=xNa++Cn
C.充电时,阴极质量减小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CoO2-xe-=Na1-xCoO2+x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Cl5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B.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可以有两个σ键
C.H3O+中H-O-H的键角比H2O中H-O-H的键角大
D.酸性强弱比较:HClO>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电解池中,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失去电子被氧化D.得到电子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