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0.2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 L
②若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 LCO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⑤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⑥⑦⑧ C. ④⑦⑧ D. 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气体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但所有物质并不都是气体,故错误;②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由于温度、压强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则它可能处于标准状况下,也可能不是标准状况下,故错误;③标准状况下,CO为气体,而H2O不是气体,二者体积相等,它们物质的量不相等,故错误;④1g H2物质的量为=0.5mol,14g 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标准状况下,二者体积相等,故正确;⑤28g CO为1mol,但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CO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错误;⑥标准状况下,两种物质不一定都是气体,它们物质的量相等,占有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错误;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故正确;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故正确,故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 , 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L(标准状况)SO2 .
(2)已知:Ksp[Al(OH)3]=1×10﹣33 , Ksp[Fe(OH)3]=3×10﹣39 , 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 .
(3)如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 .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 , 用c(Fe2+)=0.05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MnSO4H2O样品的纯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 和Mn(NO3)2 溶液中加入Na2CO3 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 ①写出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②CO32﹣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CO2 , HCHO 被氧化为CO2 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
②CO2 分子中C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③1mol甲醛(HCHO)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溶液可生成[Cu (NH3)4]2+ . 不考虑空间构型,[Cu (NH3)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验证SO2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下列结论表达正确的是
A. a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B. b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还原性
C. c棉球蓝色退去,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D. 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mZ(g)△H=﹣a kJ/mol(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mol X和1mol 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mol X和0.5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m的值或关系正确的是( )
A.m=4
B.a=b
C.a<
D.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抽动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Ⅱ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Ⅲ的管口用浸有碱(NaOH溶液)的棉团塞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