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  )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B.Na、Mg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水玻璃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D.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 A.氯化铵分解、碘升华;
B.Na、Mg与水反应的溶液呈碱性;
C.硫酸亚铁溶液被氧化,水玻璃可生成硅酸沉淀;
D.氯水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

解答 解:A.加热时氯化铵分解,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而碘升华,不能将二者分离,故A错误;
B.Na、Mg与水反应的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故B正确;
C.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可被氧气被氧化,水玻璃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氯水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24种B.36种C.48种D.6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请选择合适方法的填空(用字母序号填空):
A.过滤   B.裂解   C.分馏   D.裂化  E.干馏  F.还原  G.电解  H.蒸发
①从海水中提取粗盐H;            ②重油转变为汽油D;
③石油炼制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C; ④煤转化为焦炭、煤焦油等E.
(2)对于容积固定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ABHI.
A.N2、H2、NH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B.总压强不变
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N2、H2、NH3的浓度相等
E.N2、H2不再起反应                       F.v(N2)=v(H2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H.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I.正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逆反应吸收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单质分子中都存在非极性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乙醇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把3.86 g Cu-Zn合金粉末放入40 mL 2.0 mol/L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48 mL(标准状况).试计算:(必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要使金属完全溶解,最少需要2.0 mol/L的硝酸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较为合适的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D.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日常生活用品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食盐B.食醋C.蔗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 B.萃取 C.过滤 D.重结晶 E.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 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淀粉溶液中含有泥沙C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E
(3)分离汽油和煤油A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B
(5)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 (g)?N2O4 (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 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
C.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 mol 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