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下列气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Ⅰ:A?B   平衡常数为 Kp(1) 反应Ⅱ:B+C?D平衡常数为 Kp(2)下列(  )表示为反应A+C?D的 Kp.
A.$\frac{K{p}_{(1)}}{K{p}_{(2)}}$B.$\frac{K{p}_{(2)}}{K{p}_{(1)}}$C.Kp(1)•Kp(2)D.〔Kp(1)•Kp(2)2

分析 由反应Ⅰ:A?B、反应Ⅱ:B+C?D,结合盖斯定律可知,I+II得到反应A+C?D,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反应Ⅰ:A?B、反应Ⅱ:B+C?D,结合盖斯定律可知,I+II得到反应A+C?D,则反应A+C?D的 Kp=Kp(1)•Kp(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的关系、盖斯定律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减少非金属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2}(C{O}_{2})}{c(NO)•{c}^{2}(CO)}$,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H=-746.5 kJ•mol-1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N2O5(g)?4NO2(g)+O2(g).△H>0.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t/min0.001.002.003.004.005.00
c(N2O5)/(mo•L-11.000.710.500.350.250.17
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3.00min时达到平衡体系压强为p1,则p1:p0=1.975;1.00min~3.00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从表中可知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规律是随反应时间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少.
①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frac{(1.3{P}_{0})^{4}×(0.325{P}_{0})}{(0.35{p}_{0})^{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的分数,请列出用P0表示平衡常数表达式,不用计算).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NO2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2v正(NO2)=v逆(N2O5)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从N2O5可通过电解或臭氧氧化N2O4的方法制备.电解装置如图所示(隔膜用于阻止水分子通过),其阳极反应式为N2O4+2NO3--2e-=2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已知有如下反应:2CH3CHO+O2→2CH3COOH.请以乙烯,空气,水为主要原料,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1)CH2=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
(2)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2CH3CHO+O2→2CH3COOH
(4)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NH3、SO2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钠比铁活泼,可以利用钠将FeCl3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B.Al(OH)3不能溶于氢氧化钠
C.Al(OH)3能溶于盐酸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B.2:1C.1:1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恒温、恒压下,1molA和n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n=2时,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n):(l+n-$\frac{a}{2}$)
C.当v (A)正=2v (C)逆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近年来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主要原理为:2NO(g)+2CO(g)?加热催化剂2CO2(g)+N2(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2}(C{O}_{2})}{{c}^{2}(CO){c}^{2}(NO)}$.
②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0(填“>”或“<”),在T1温度下,0〜2s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5mol/(L•s).

③将0.2mol NO和0.1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第12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D.
A.升高温度B.加入NO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2)工业上常采用“低温臭氧氧化脱硫脱硝”技术来同时吸收氮的氧化物(NOx))和SO2气体,在此过程中还获得了(NH42SO4的稀溶液.
①在(NH42SO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受到了促进 (填“促进”、“抑制”或“没有影响)”
②若往(NH4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则$\frac{c(N{H}_{4}^{+})}{c(S{{O}_{4}^{2-}}^{\;})}$值将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1
2NO2(g)?N2O4(g)△H=-56.9KJ•mol-1
则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N2O4(g)=N2(g)+CO2(g)+2H2O(g)△H=-810.1kJ/mol.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图3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电极b作正 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巳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1)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NO3-+4H+=Fe3++NO↑+2H2O.
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第二份溶液中进终溶质为FeSO4,实验验证此溶液阳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然后滴入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3)H2SO4 浓度为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