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
(2)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可以吸收氯化氢;B装置还能够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
(3)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D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反应生成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氯气、溴均可与KI反应生成碘;
(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够被氢氧化钠吸收;
(6)亚硫酸钠溶液中 通入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同时生成的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会生成污染气体二氧化硫.
解答 解:(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用饱和食盐水可以吸收氯化氢;
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Ⅱ中应是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氯气通过干燥除去水分,通过Ⅲ处干燥的有色布条,布条不褪色;
故答案为: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D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反应生成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氯气、溴均可与KI反应生成碘,则E中碘易溶于苯,出现分层后上层为紫红色的苯层,故答案为: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紫红色;
(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制备,为高频考点,把握氯气的性质、制法、装置的作用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氮肥NH4NO3在重力撞击下可能发生爆炸 | |
B.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
C. | 单质硅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板,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
D. | 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 |
B. | 通过对95%的酒精直接蒸馏获得无水酒精 | |
C. | 在石油的分馏、实验室制乙烯以及制备硝基苯的三个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分别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反应液液面以下、水浴中 | |
D. | 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上层接近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 |
B. | 1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kJ | |
C. | 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 |
D. | 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