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0.01mol•L-1
酸性KMnO4溶液
0.1mol•L-1
H2C2O4溶液
1mol•L-1
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
2mL2mL0mL020125
2mL1mL1mL020320
2mL2mL0mL05030
2mL2mL0mL2滴2010
已知:反应的方程式(未配平):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
(1)实验记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至溶液紫红色刚好褪去时记时结束.
(2)实验Ⅰ和Ⅱ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Ⅲ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合理的实验数据.
(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Ⅰ和Ⅳ研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减小,E2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反应速率增大,活化能减小,反应热不变.

分析 (1)溶液混合后显示紫红色,当紫红色褪去后计时结束;
(2)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
(3)对比发现只有Ⅳ中有一个不同的条件,MnSO4溶液为催化剂;
(4)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

解答 解:(1)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到紫红色刚好褪去计时结束,
故答案为:溶液紫红色刚好褪去;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理数据:高锰酸钾作为指示剂,浓度不变,都是2mL;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草酸体积为1mL;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全部相同,
故答案为:浓度;

实验编号0.01mol•L-1
酸性KMnO4溶液
0.1mol•L-1
H2C2O4溶液
1mol•L-1
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
220
(3)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只有Ⅳ中有一个不同的条件,MnSO4溶液为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4)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H=E1-E2,△H不变,E1减小,E2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增大;减小;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需要认真分析题中信息,注意控制变量得出合理结论,本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H=2×283.0 kJ/mol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加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中没有表明乙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的是(  )
A.2CH3COOH+BaCO3→(CH3COO)2Ba+CO2↑+H2O
B.CH3COOH+KHCO3→CH3COOK+CO2↑+H2O
C.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D.CH3COOH+Na2CO3→CH3COONa+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酸性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已知:①O3将I-氧化成I2的反应是:O3(g)+2I-(aq)+2H+(aq)═I2(aq)+O2(g)+H2O(l);
②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I3-(aq)△H

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0.2mol•L-1NaI酸性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O3(不考虑生成物O2与 Iˉ反应),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I2(g)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I2(g)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一).则:若在T3时,容器中无O3,则△H>0(填>、=或<);理由是根据I2(ag)?I2(g)△H>0,升高温度,I2(ag)倾向于生成I2(g),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使平衡I2(aq)+I-(aq)?I3-(aq),正向移动,从而使I2(aq)浓度减小,则△H>0.该条件下在温度为T4时,溶液中Iˉ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二所示.在t2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T5,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2中画出t2时刻后溶液中 I-浓度变化总趋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 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
序号
0.01mol/L KIO3酸性溶液
(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 Na2SO3
液的体积/mL
水的体
积/mL
实验温
度/℃
出现蓝色
的时间/s
55V10
554025
5V23525
(1)V1=40mL,V2=10mL.
(2)从你的理解看最先出现蓝色的一组实验是③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再与KOH、Fe(NO33溶液反应制备高效净水剂K2FeO4

已知:K2FeO4易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制备KClO及K2FeO4
(1)装置C中三颈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防止Cl2与KOH反应生成KClO3
(2)C中得到足量KClO后,将三颈瓶上的导管取下,依次加入KOH溶液、Fe(NO33溶液,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1.5 h,溶液变为紫红色(含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再加入饱和KOH溶液,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K2FeO4粗产品.
(3)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其提纯步骤为:
①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 KOH溶液中,
②过滤,
③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
④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用乙醇洗涤的理由K2FeO4易溶于水,防止用水洗涤时晶体损失;
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测定产品纯度】
(4)称取提纯后的K2FeO4样品0.2100 g于烧杯中,加入强碱性亚铬酸盐溶液,发生的反应为:Cr(OH)4-+FeO42-═Fe(OH)3↓+CrO42-+OH-;过滤后再加稀硫酸调节溶液呈强酸性,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O42-+2H+?H2O+Cr2O72-
(5)将(4)反应后的溶液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放入锥形瓶,用0.01000 mol/L的(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30.00 mL.滴定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
计算该K2FeO4样品的纯度为9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以煤矸石(含有Al2O3、Fe2O3及SiO2等)为原料制备结晶氯化铝是煤矸石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

(1)结晶滤液的主要成分是AlCl3、FeCl3和HCl,二次残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
(2)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盐酸,循环利用该物质的缺点是杂质的富集可能会影响后续AlCl3•6H2O产品的纯度.
(3)为了分析二次残渣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5.0000g二次残渣,先将其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为Fe2+,并在容量瓶中配置成100mL溶液,然后移取25.00mL用0.01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已知反应式为:Fe2++MnO4-+H+→Fe3++Mn2++H2O(未配平),二次残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80%.
(4)通入HCl气体能增大AlCl3结晶效率,但HCl利用率偏低.试分别解释原因: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着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通入的HCl气体使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升高,继续通入HCl气体,降低了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效率.
(5)将结晶氯化铝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在100℃水浴中加热蒸干即可得到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H2O]m.由此结晶氯化铝制取Al2(OH)nCl6-n的化学方程式为2AlCl3•6H2O$\frac{\underline{\;\;△\;\;}}{\;}$Al2(OH)nCl6-n+nHCl+(12-n)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Atropic酸(H)是某些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X$\stackrel{NaOH/H_{2}O}{→}$ROH;
②RCH2CH2OH$\stackrel{一定条件}{→}$RCH=CH2+H2O;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
(2)①B-C的化学方程式是+HBr→;②D-E的化学方程式是2+O2$→_{△}^{催化剂}$2+2H2O;
(3)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1mol G 能与足量Na反应放出22.4LH2
b.等物质的量的B、G、H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一定条件下1mol有机物H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反应
d.H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缩聚反应可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V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乙醇、乙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