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熔点422℃,沸点1366℃,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以粗盐水(含Ca2+、Mg2+、SO2-4等杂质).Cu、稀硫酸,SO2等为原料合成CuCl的工艺如图:

(1)A的名称为
 
,写出A在生活中的两种用途:
 

(2)反应I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3)反应Ⅲ在电解条件下进行,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4)写出反应VI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IV加入的Cu必须过量,其目的是
 

(6)本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7)反应Vl后,过滤得到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粗盐提纯
专题:实验题,离子反应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由流程分析,粗盐水加入过量氯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过量的钡离子、钙离子,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电解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利用生成的氯气和过量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铜;也可以利用铜、氧气、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通入二氧化硫还原得到氯化亚铜.
(1)粗盐溶液中的Ca2+和硫酸根离子,及其所加的过量的Ba2+,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可以除去,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用于烹饪,去油污等;
(2)碳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以及钙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以及碳酸钡沉淀;
(3)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4)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
(5)金属铜可以和铜离子在溶液中生成亚铜离子;
(6)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重新生成的物质;
(7)乙醇和水易挥发,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氧化.
解答: 解:(1)粗盐溶液中的Ca2+和硫酸根离子,及其所加的过量的Ba2+,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可以除去,生活中的用途是去油污,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可以用于烹饪;
故答案为:Na2CO3;去油污,烹饪;
(2)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可以粗盐溶液中的除去Ca2+和除去硫酸根离子所加的过量的Ba2+,故答案为:除去Ca2+和过量的Ba2+
(3)对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4)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即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
(5)反应Ⅳ加入的Cu必须过量,金属铜可以和铜离子在溶液中生成亚铜离子,这样可以防止生成CuCl2,故答案为:防止生成CuCl2
(6)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重新生成的物质,其中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可以循环使用,反应Ⅰ加入氢氧化钠,流程中的反应Ⅲ生成氢氧化钠,所以NaOH、H2SO4,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NaOH、H2SO4
(7)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这样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点评: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以及操作、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瓦斯爆炸是当空气中含甲烷5%~15%时遇到火源所产生的爆炸.当发生最强烈爆炸时,甲烷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  )
A、15%B、10.5%
C、9%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O2 
 高温 
.
 
2Cu+SO2
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原因是
 
(写出1条原因即可).分别用火法炼铜与湿法炼铜生产640gCu,则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Ⅱ、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铜需要回收利用.
用FeCl3溶液浸泡印刷电路板制备CuCl2?2H2O晶体,实验室模拟回收过程如下:
①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步骤5中蒸发浓缩CuCl2溶液时,要滴加浓盐酸,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并结合简要的文字说明),再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CuCl2?2H2O晶体.
③步骤4中洗涤沉淀的操作为
 

④步骤3中可选用的“试剂1”是
 
 (写出一种即可),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到4,此时Fe3+浓度为
 
[Ksp(Fe(OH)3)=4×1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面反应中,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若有7.3g HCl被氧化,产生Cl2的质量为
 
 g,转移电子
 
mol.
(4)如果将2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
 
.   
A.≥1.68L     B.>1.68L     C.≤1.68L   D.<1.6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139mL密度为1.05g/cm3的CaCl2和HCl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生成的沉淀质量(y轴)与加入Na2CO3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已知原溶液中含CaCl2为7.6%,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Na2CO3溶液的总质量为191.9g(设此时溶液密度为1.02g/cm3)求:
(1)原溶液中HCl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最后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已知: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BaSO4(s)+2C(s)=2CO2(g)+BaS(s);△H2=226.2kJ/mol.则反应C(s)+CO2(g)=2CO(g)的△H3=
 
 kJ/mol.
(2)如图所示装置工作时均与H2有关.

①图1所示装置中,通入H2的管口是
 
(选填字母代号).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玻璃管内固体物质冷却后,溶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同学据此得出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和H2.该结论
 
(填“严密”或“不严密”),你的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4)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BC段气体是产生的气体是
 
;OA段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H2SO4)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物质结构简式为CH3COOCH3,其名称为
 
,官能团名称为
 
,写出其任意3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 ③Ba(HCO32溶液和NaHSO4溶液 ④Na2O2投入FeCl3溶液.
A、①④B、②③④
C、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