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分析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即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Z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结构,则Z为F元素,X、Y一定至少有一种位于第2周期,X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故X为H元素,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1-9=8,故Y为O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即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Z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结构,则Z为F元素,X、Y一定至少有一种位于第2周期,X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故X为H元素,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1-9=8,故Y为O元素.
A.原子半径应为Y(O)>Z(F)>X(H),故A错误;
B.CaO2其阴离子为O22-,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CaO2与水发生反应时,Ca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价、由-1价升高为0价,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
D.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沸点高于其它同族氢化物的沸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C选项中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产生CO2的量均相等,符合这一组合的各件有: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实验式;④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其中一定的正确是(  )
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海水晒盐C.生铁冶炼D.水果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存在SO42-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美丽泉城建设,2014年我市将展开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在空气治理方面要求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不超过100的天数不少于全年天数的70%.这意味着全年“好天气”的天数不少于255天.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BD.
A.发展露天烧烤
B.大力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为确保城市道路整洁,及时清扫落叶并就地焚烧
D.建筑施工工地渣土用塑料纱网加以覆盖
(2)研发使用新能源,也是环保的一种方式,现在济南部分道路两侧使用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图中标示的不锈钢属于混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

(3)硅(Si)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物质M由两种元素组成,写出流程中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H2$\frac{\underline{\;高温\;}}{\;}$Si+3HCl,该反应属于置换 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CsCl晶体中的一个晶胞,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表示,则CsCl晶体的密度为(  )g/cm3
A.$\frac{8M}{{N}_{A}•{a}^{3}}$B.$\frac{6M}{{N}_{A}•{a}^{3}}$C.$\frac{4M}{{N}_{A}•{a}^{3}}$D.$\frac{M}{{N}_{A}•{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甲乙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已知甲乙的某些特征如下:
物质密度/(g•mL-1沸点水溶性溶解性
0.89378.5℃溶于乙
1.220100.7℃溶于甲
则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
A.蒸馏B.升华C.分液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把烧红的铂丝插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并不断输入空气,观察到铂丝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锥形瓶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有关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7:1B.7:2C.7:3D.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