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如图),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frac{xy}{z}$mol/L.
(2)室温下,0.1mol/L NaClO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2SO3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SO32->CO32->HCO3->HSO3-
已知:
H2SO3 Ki1=1.54×10-2 Ki2=1.02×10-7
HClO  Ki1=2.95×10-8
H2CO3 Ki1=4.3×10-7 Ki2=5.6×10-11

分析 (1)①由题意可知,需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二氧化碳,那么需要滴加酸将其酸化,且吹出的气体中不能含有与NaOH反应的气体,装置中导气管应从遵循“长进短出”原则;
②依据原理NaHCO3+HCl=NaCl+CO2↑+H2O计算二氧化碳;
(2)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越高;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H2SO3>HSO3->H2CO3>HCO3-,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顺序是CO32->HCO3->SO32->HSO3-,这些弱酸根离子都水解但程度都较小,据此判断.

解答 解:(1)①酸化海水,利用氮气将二氧化碳吹出,且吹出的气体中不能含有与NaOH反应的气体,所以选用稀硫酸,且装置中导气管遵循“长进短出”原则,利用分液漏斗滴加,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装置为:
故答案为:
②此反应原理为:NaHCO3+HCl=NaCl+CO2↑+H2O,即碳酸氢钠与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那么海水中碳酸氢钠的浓度为c,体积均为mL,依据题意有c×z=xy,解c=$\frac{xy}{z}$mol/L,故答案为:$\frac{xy}{z}$;
(2)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越高,电离平衡常数HSO3->HClO,所以水解程度ClO->SO32-,所以相同温度下0.1mol/L NaClO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2SO3溶液的pH;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H2SO3>HSO3->H2CO3>HCO3-,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顺序是CO32->HCO3->SO32->HSO3-,这些弱酸根离子都水解但程度都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SO32->CO32->HCO3->HSO3-
故答案为:大于;SO32->CO32->HCO3->HSO3-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中和滴定实验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CO32-对应的酸是HCO3-而不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SO3-而不是H2SO3,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已成功研发出133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下列关于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的碱性非常强
B.碱金属单质中铯的沸点最低
C.将一小块铯投入水中,实验现象与钠和水反应的完全相同
D.铯可以与很多非金属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石墨烯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石墨炔是平面网状结构的全碳分子,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将氢气氢化到石墨烯排列的六角晶格中,使每个碳原子都 增加一个氢原子可得最薄的绝缘新材料石墨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石墨炔和石墨烷互为同素异形体
B.12g石墨烯完全转变为石墨烷需氢气11.2L
C.石墨炔可作半导体材料,有望替代二氧化硅
D.石墨炔孔径略大于H2分子的直径,因此它是理想的H2提纯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Ⅰ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下列关于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①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C9H10,1mol化合物Ⅱ能与4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②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Ⅲ能与Na反应产生H2
Ⅲ的结构简式为(写1种);由Ⅳ生成Ⅱ的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
③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npn,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第四周期的p区元素且最外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F元素原子序数为29.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B、C、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BD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sp2杂化;CA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4)1mol BC-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5)D、E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e(填化学式).
(6)F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7)C、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顶点为C原子.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3N,C原子的配位数是6.若相邻C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103}{4{a}^{3}{N}_{A}}$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40.0LN2(标况)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共生成0.625mol氧化物D.共转移电子1.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碳棒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 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A.9 molB.7 molC.6 molD.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原无水溶质D.丁溶液中含有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frac{1}{2}$O2(g)△H=+241.8kJ/mol
H2(g)+$\frac{1}{2}$O2(g)═H2O(1)△H=-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吸热44kJB.吸热2.44KJC.放热44kJD.放热2.4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