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1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
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Y极产物为Cl2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4 OH--4 e-=2 H2O+O2↑.
②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B(填写“A”或“B”)导出.

分析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X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Y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
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水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与氢氧根离子,酚酞遇碱变红色;
②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在阳极失去多少生成氯气,氯气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阳极应该是粗铜、阴极是纯铜,则X电极是纯铜、Y电极是粗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去电子,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电子生成Cu;
(3)左室为阳极室,右室为阴极室,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促进水的电离,阳极室氢离子浓度增大,阴极发生还原反应,H+放电生成氢气,H+浓度减小,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K+和H+通过,这样就在阴极区聚集大量的K+和OH-,从而产生纯的氢氧化钾溶液,所以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B导出.

解答 解:(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X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Y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
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水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与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反应生成氢气与碱,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2H2O+2e-═2OH-+H2↑;有气泡,溶液变红;
②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在阳极失去多少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氯气的方法为: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Y极产物为Cl2
故答案为:2Cl--2e-═Cl2↑;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Y极产物为Cl2
氯气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2)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
①X为阴极,则X电极材料为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故答案为:纯铜;Cu2++2e-═Cu;
②Y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所以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故答案为:粗铜;Cu-2e-═Cu2+
(3)左室为阳极室,右室为阴极室,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促进水的电离,阳极室氢离子浓度增大,阴极发生还原反应,H+放电生成氢气,H+浓度减小,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K+和H+通过,这样就在阴极区聚集大量的K+和OH-,从而产生纯的氢氧化钾溶液,所以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B导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4 OH--4 e-=2 H2O+O2↑,故答案为:4 OH--4 e-=2 H2O+O2↑;
②得到的氢气由A口导出,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B导出,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关键是判断两极,理解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与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向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C.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 Fe3++2H2O
D.CuSO4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Ba2+十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Al3+
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SO42-
D.向Ca(C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
②Ur-(aq)+Na+(aq)?NaUr(s)

下列对反应②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H>0B.反应的△H=0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室温下,以惰性电极电解100mL 0.1mol/LNa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若阴阳两极均得到112mL气体(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pH为13(忽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2)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三种溶液:a (NH42SO4、b (NH42CO3、c (NH42Fe(SO42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用a、b、c表示)
(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299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Zn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乙池中c(Cu2+)减小,c(SO42-)基本不变,溶液不再保持电中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2H2O+O2+4e-=4OH-,甲池铁极上电极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3)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错误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Fe(NO33杂质
B.在物质提纯操作中不能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