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A l、Mg分别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比较铝、镁的金属性强弱
B2mol/LNaOH溶液滴加到1mol/L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比较钠、钙的金属性强弱
C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的CO2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变浑浊比较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D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A.AB.BC.CD.D

分析 A.不能用金属与碱反应比较金属性;
B.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
C.盐酸能与硅酸钠反应;
D.单质与氢气越易化合,则元素的非金属越强.

解答 解:A.不能用金属与碱反应比较金属性,无法比较金属性,故A错误;
B.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无法比较金属性,故B错误;
C.盐酸能与硅酸钠反应,应除掉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故C错误;
D.单质与氢气越易化合,则元素的非金属越强,所以通过Cl2、Br2分别与H2反应,能比较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的比较的性质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比较的角度,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测得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6.5,且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中性.测定温度高于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10:1.
(3)将pH=3的H2SO4 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液的pH=10时,强酸和强碱的体积之比为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HSO4、Na2CO3、BaCl2、BaCO3固体,某同学在只有蒸馏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1)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Na+、H+、SO4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NaHSO4属于C
A.酸B.碱C.盐D.氧化物
(2)最先检验出来的固体物质是BaCO3,利用它又可直接检验出的固体物质是NaHSO4
(3)剩余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aHSO4+Na2CO3=Na2SO4+CO2↑+H2O、BaCl2+NaHSO4=BaSO4↓+NaCl+HCl或BaCl2+2NaHSO4=BaSO4↓+Na2SO4+2HCl或BaCl2+2NaHSO4=BaSO4↓+H2SO4+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甲苯B.C.乙烯D.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碳酸亚铁(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将FeCO3加热到200℃开始分解为FeO和CO2,若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则生成Fe2O3.据报道,一定条件下Fe2O3可被甲烷还原为“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Fe2O3(s)+3CH4(g)?2Fe(s)+3CO(g)+6H2(g)-Q
(1)原子序数为26的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VIII族.
(2)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4.8g.则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8mol•(L•min)-1
(3)将固定质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温恒压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D
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v(CO):v(H2)=1:2                  D、固体的总质量不变
(4)FeO可用CO进行还原,已知:t℃时,FeO(s)+CO(g)?Fe(s)+CO2(g)   K=0.5
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4 mol FeO(s),并通入x 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的转化率为50%,则x=0.06
(5)Fe2O3还可用来制备FeCl3,FeCl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分三步: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2++H2O?Fe(OH)3 +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Fex(OH)(3x-y)+ 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CD(填字母 ).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NaCl固体
C、升温                           D、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乙基香草醛( )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乙基香草醛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A可发生以下变化:


提示:a.RCH2OH$\stackrel{CrO_{3}/H_{2}SO_{4}}{→}$ RCHO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1)A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苯甲酸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4种.
(3)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D(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
请设计合理方案用茴香醛(  )合成D.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如下,请将后面一步的反应条件写在箭头下方,试剂或原料写在箭头上方,中间产物填在图中的方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电解池中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溶液变红.
(2)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SO4溶液,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物质生成.
(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精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固氮反应.

(1)H的化学式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3)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4)写出化合物G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H++CO32-═CO2+H2O
(5)F和CO2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
A.构造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