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图表示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frac{1}{2}$N2(g)+$\frac{3}{2}$H2(g)?NH3(g),△H=-92kJ•mol-1
B.不用催化剂,生成 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46 KJ
C.加入催化剂,生成 1molNH3的反应热减小50 KJ•mol-1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若通入2molN2和6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0.5Q2<92KJ

分析 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判断,△H=吸收的能量-放出的能量;
B、根据催化剂与反应热的关系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化学平衡分析;
D、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反应物不可能充分进行彻底来回答.

解答 解:A、该反应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所以为放热反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故A错误;
B、催化剂对反应热大小无影响,根据选项A可知,生成2molNH3放出92kJ,所以生成 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46 KJ,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C错误;
D、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92kJ;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N2和6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理论上讲应该是2×92kJ=184KJ,但反应物不可能充分进行彻底,所以Q2<184KJ,同时通入2mol N2和6mol H2的压强比通入1mol N2和3mol H2的大了,平衡还会向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还会增大,即Q2>2Q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要求,图象分析能力,主要是催化剂的概念,对反应影响的实质和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冬季是雾霾天气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_{加热}^{催化剂}$ 2CO2(g)+N2(g)
①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 NO和1.2mol CO,开始反应至2min时测得CO转化率为20%,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0.03mol/(L.min)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frac{{p}^{2}(C{O}_{2})×p({N}_{2})}{{p}^{2}(NO)×{p}^{2}(CO)}$
③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填“>”、“<”)
④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t2-t1=t3-t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t1~t2>t2~t3
(2)使用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入3mol CO,此时v(正)=v(逆)(填“>”、“<”或“=”),判断的理由是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1}{3}}{\frac{1}{3}×(\frac{1}{3})^{2}}$=9,通入3mol CO瞬间体积变为3L×$\frac{6}{3}$=6L,浓度商Qc=$\frac{\frac{1}{6}}{\frac{4}{6}×(\frac{1}{6})^{2}}$=9=K,平衡不移动
(3)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frac{n({H}_{2})}{n(CO)}$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a>b>c
②某温度下,将某温度下,将2.0molCO(g)和6.0molH2(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BD;
A.P3>P2,T3>T2B.P1>P3,T1>T3
C.P2>P4,T4>T2D.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3充入一氧化碳和氢 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均无沉淀),共含K+、Ag+、Fe3+、C1-、OH-、NO3- 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请问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几种离子?(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气是有毒的气体
B.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有漂白作用的HClO
C.氯气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用于尾气的处理
D.实验室用加热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泥沙和食盐(溶解,过滤)B.汽油和水(分液)
C.KNO3和KCl(降温结晶)D.酒精和水(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H}_{2}O]}{[C{O}_{2}]•[{H}_{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2)温度升高,该反应的K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学平衡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CO体积比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反应,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3 mol•L-1•min-1,850℃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K=1.
(4)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反应CO2 (g)+H2 (g)═CO (g)+H2O (g),t时刻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一氧化碳0.09mol•L-1、水蒸气0.09mol•L-1、二氧化碳0.08mol•L-1、氢气 0.08mol•L-1,此时v(正)小于v(逆)(“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C.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
D.向含 0.5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3.44L(标准状况下)Cl2:10Fe2++14Br-+12Cl2=10Fe3++7Br2+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总数B.原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_{4}^{2-}$═BaSO4↓+2H2O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Ba2++2OH-+2H++CO32-═BaCO3↓+2H2O
C.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沸水)═Fe(OH)3↓+3 H+
D.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