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C2H4B.C6H6C.C8H18D.C2H2

分析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分子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选项中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可为不饱和烃或苯的同系物等,以此解答.

解答 解:A.C2H4为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不选;
B.C6H6为苯,性质稳定,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都不反应,故B选;
C.C8H18为烷烃,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C选;
D.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不选.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涉及烯烃、炔烃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分子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Al3+、Mg2+、Fe3+、Fe2+、H+、CO32-、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A.Mg2+、H+、NO3-B.Mg2+、Fe3+、H+、NO3-
C.Fe3+、H+、NO3-D.Cu2+、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含Mg的两种金属混合物30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况下11.2L(标准状况下),则混合物中另一金属可能为(  )
A.AlB.NaC.Cu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合物A(C8H8O3)是由冬青树的叶经蒸汽蒸馏而得.因此又名冬青油.它常用作饮料,化妆品的香料,也用作制取止痛药,杀虫剂等.从A出发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产物己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F是苯酚;
②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六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1mol A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
③羧酸盐与碱石灰共热可发生脱羧反应,如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underset{\stackrel{Ca}{→}}{△}$CH4↑+Na2CO3
回答下列问题:
(1)K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
(2)B→D的反应方程式为
(3)F→H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H的名称为2,4,6-三溴苯酚.
(4)A的结构简式为
(5)A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显色反应的共有9种,写出符合上述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八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③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④稀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A.①④B.②④C.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1mol•L-1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5:6,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2.16gB.1.08gC.2.7gD.5.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补血口服液中添加维生素C,作为氧化剂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国务院要求坚决控制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总量,是落实“低碳经济”的具体举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配平下面的方程式,把化学计量数填在相应空格内:
4Zn+10H++1NO3-═4Zn2++1NH4++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钠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他们是碱性氧化物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2-
C.NaCl可作为工业冶炼钠的原料,冶炼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D.固体NaOH的潮解和Na2CO3•10H2O的风化均为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