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1)均衡营养和正确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无机盐     D.维生素
①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
②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A;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供应,易患C
A、甲状腺亢进      B、佝偻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3)我国选用酱油 (填“酱油”或者“食醋”)作为补充居民铁元素的载体.
(4)当灼烧天然蚕丝的衣物时,能闻到一股烧焦羽毛(填“烧焦塑料”或者“烧焦羽毛”)的气味.

分析 (1)①蛋白质为氨基酸的缩聚产物;
②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释放能量;
(2)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3)为防止贫血,常在酱油中补充铁;
(4)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解答 解:(1)①蛋白质为氨基酸的缩聚产物,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答案为:B;
②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释放能量,为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答案为:A;
(2)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故答案为:C;
(3)为防止贫血,常在酱油中补充铁,故答案为:酱油;
(4)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性,故答案为:烧焦羽毛.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熟悉常见的药物的作用,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装置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其中A装置分液漏斗中为70%的硫酸,烧瓶中为亚硫酸钠固体,B、D中为品红溶液,C中为NaOH溶液.
(1)实验时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装置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取B、D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溶液恢复红色   D溶液仍无色.解释B中对应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硫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又生红色的品红.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环境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如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两同学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可盛装浓硫酸.其目的是使SO2和Cl2混合均匀并且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的流速.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SO2+Cl2+2H2O=4H++SO42-+2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控制两种气体通入的量,使其物质的量不相等(或使其比例不等于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氧化法”是指在碱性条件下用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无毒物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Cl2+2CN-+8OH-═10Cl-+N2↑+2CO2↑+4H2O
(2)地康法制备氯气的反应为 4HCl(g)+O2(g)$\frac{\underline{\;CuO/CuCl\;}}{400℃}$2Cl2(g)+2H2O(g)△H=-115.6 kJ•mol-1,1 mol H-Cl、l mol Cl-Cl、1 mol O=O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 431 KJ、243 kJ、489 kJ 的能量,则 1 mol O一H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463.4kJ
(3)取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假定ClO2全部转化为Cl-)30.00 mL在水样中加人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出现时,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测得溶液
中CrO42-的浓度是5.00×10-3 mol•L-1,则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Cl-)=8.90×10-6mol/L.[已知:
KSP(AgCl)=1.78×10-10,Ksp(Ag2CrO4)=2.00×10-12]
(4)在5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4 mol ClO2,发生反应4ClO2(g)?2Cl2O(g)+3O2(g)△H>0,测得ClO2(g)的部分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容器编号温度/℃容器体积/LCl02(g)的平衡转化率
aT1V1=l L75%
bT1v2
cT3v375%
d
e
已知:T3>T2,V2>V1
①该反应中Cl2O是还原产物(填“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
②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5.63
③V2>(填“>”“<”或“=”)V3
④d、e两容器中的反应与a容器中的反应均各有一个条件不同,a、d、e三容器中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a、d、e三容器中ClO2的平衡转化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e<a=d(用字母表示);与a容器相比,d容器中改变的一个实验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其判断依据是ad图象中曲线变化可知,d反应速率增大,压强不变平衡点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B.胶体和溶液都一定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
C.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为,在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为纯净物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过量的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生成CH3Cl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H=-57.3kJ/mol,
(1)用0.1mol Ba(OH)2 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11.46kJ的热量.
(2)已知在化学反应中,生成难溶物的复分解反应,其体系能量降低.用 0.1mol Ba(OH)2配 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的能量将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46kJ
(3)用1.00L 1.00mol•L -1醋酸溶液与2.00L 1.00mol•L -1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
(4)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减少能量损失.
③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3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不同温度计误差不同
(5)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6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中和热和生成水的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Ⅰ、有下列物质:A.酒精;B.NH4Cl;C.氧化钙;D.硫磺;E.铜;F.水; G.H2SO4(稀); H.二氧化碳.用序号填写回答:
(1)属于混合物的是G
(2)属于化合物的是ABCFH
(3)属于氧化物的是CFH
(4)能导电的是EG
(5)属于电解质的是BCF
Ⅱ、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2SO4、KCl、KClO3、BaCO3KCl
(2)Na2O、HNO3、CO2、NaClOCO2
(3)H3PO4、NaOH、H2CO3、H2SO4NaOH
(4)空气、Fe(OH)3(胶体)、盐酸、CuSO4•5H2OCuSO4•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键型为配位键,该化学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
(3)H2S和H2O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表:
熔点/K沸点/K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1872022.6
H2O2272423以任意比互溶
H2S和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H2O2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所以熔沸点高,H2O2与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所以溶解度大.
(4)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O-H键、氢键、范德华力.
的沸点比  高,原因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5)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sp3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H2O中O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H3O+中O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排斥力较小.
(6)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frac{224}{a{N}_{A}}$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酿酒业等
B.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一般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难以达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C.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D.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