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加热烧杯,可用来分离NaCl和NH4Cl
B、
石蜡油分解实验
C、
比较MnO2、Cl2、S的氧化性
D、
收集干燥的氨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
分析: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HCl和氨气,HCl和氨气冷却易反应生成氯化铵;
B.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时需要加入碎瓷片;
C.氯气极易溶于硫化钠溶液中,要防止倒吸,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
D.氯化钙和氨气反应.
解答: 解: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HCl和氨气,HCl和氨气冷却易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钠受热不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故A正确;
B.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时需要加入碎瓷片,该实验中没有碎瓷片,故B错误;
C.氯气极易溶于硫化钠溶液中,否则易产生倒吸,且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故C错误;
D.氯化钙和氨气反应生成络合物,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高频点,侧重考查气体干燥、气体制备、物质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把握操作规范性、物质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合物由四种元素组成,撞击甲容易发生爆炸生成三种物质,产物之一是纯净固体单质乙,另两种产物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3.0g甲发生爆炸反应,生成2.16g乙和标准状况下0.224L丁,其余为丙.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2)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正高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铝合金中含有铁、铝、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现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Si+2NaOH+H2O=Na2 Si O3+2H2↑,H2Si O3是不溶于水的弱酸.
(1)固体A的成分是:
 
,溶液M中的阴离子有:
 

(2)步骤③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④中,用到的仪器有三脚架、酒精灯以及
 

(4)在空气中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用a、b表示).
(6)下列因操作不当,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       
B.第②步中加入盐酸不足时
C.第④步中的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     
D.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多糖、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Zn(NH34]Cl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6NA
B、电解精炼粗铜时,每转移NA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NA
C、3.0 g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数为0.1NA
D、60 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使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和表中所给的试剂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制取气体
A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Cl2
B浓氨水碱石灰浓硫酸干燥NH3
C浓硝酸Cu浓硫酸干燥NO2
D70%硫酸Na2SO3 S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始滤液的pH=7
B、试剂I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图示的步骤中必须要经过2次过滤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方程式为:
C(s)+O2(g)═CO2(g)△H1=-393.5kJ/mol
CH3COOH(1)+2O2(g)═2CO2(g)+2H2O(1)△H2=-870.3kJ/mol
2H2(g)+O2(g)═2H2O(1)△H 3=-571.6kJ/mol
请计算2C(s)+2H2(g)+O2(g)═CH3COOH(1)△H4=
 

(2)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1所示
①据图判断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应采用的条件为
 
(选填序号)
A 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3L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H2O(g)+CO(g),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2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
 

(4)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0.2mol/L的乙酸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