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已知:2H2(g)+O2(g)=2H2O(g),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有关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OO=O
键能/KJ?mol-1463.4498
则H-H键键能为(  )
A.413KJ/molB.557KJ/molC.221.6KJ/molD.436KJ/mol

分析 焓变等于反应物中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键能之和,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则2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2=283.6KJ,
即2H2(g)+O2(g)=2H2O(g)△H=-283.6kJ/mol,
设H-H键能为x,
由焓变等于反应物中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键能之和,
2x+498-2×2×463.4=-283.6,
解得x=436KJ/mo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焓变与键能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焓变的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铝氢化钠( NaAI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线路如图所示.

(1)铝氢化钠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
(2)AlCl3与NaH反应时,需将AlCl3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NaH粉末
上,此反应中NaH的转化率较低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沉淀在氢化钠表面,阻止了氯化铝和氢化钠进一步反应.
(3)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无水AlC13

①A中所盛装的试剂的名称高锰酸钾(或氯酸钾、重铬酸钾、次氯酸钙等)
②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其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A中发生反应,待D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时点燃酒精灯.
(4)改变A、B试管中和D中的试剂就可以用该装置制取NaH.最好将B试管中原来的饱和食盐水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操作不当,制得的NaH中可能含有Na、Na2O2杂质.
(5)现设计如下四种装置测定铝氢化钠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从简约性、准确性考虑,最适宜的方案是乙(填编号).铝氢化钠与水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的标志是连续两次读数的氢气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化学反应2A?B+D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
序号
浓度 mol•L-1
温度(℃)时间( min)
01020304050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10~20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013mol•L-1•min-1
(2)实验2中,c2=1.0,反应经20min时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3)设10~20min内实验3中A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中A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填“>”、“=”或“<”)v1,且c3>(填“>”、“=”或“<”)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H3=74.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 Cl2+2NaOH═NaClO+NaCl+H2O.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取5mL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2H++ClO-+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 0.5mol•L-1KI溶液,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注:相对原子质量Cl35.5,Na23,S32,O 16,I 127,K39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4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获得结论: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草酸亚铁广泛用于涂料、染料及感光材料的生产,也是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原料.某工厂采用炼钢厂的脱硫渣(主要成分为Fe2O3)生产电池级草酸亚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还原”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Fe+2H+=Fe2++H2↑.
(2)滤渣2中含有的TiOSO4在热水中易水解,生成H2TiO3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SO4+H2O=H2TiO3↓+H2SO4
(3)“滤液”经处理后得到一种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其名称是硫酸铵.
(4)流程图中“□”应进行的操作步骤的名称是洗涤、干燥.
(5)如图是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及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对草酸亚铁纯度的影响:

从图象可知,制备电池级草酸亚铁晶体的最佳实验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加料时间为25min,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20%.
(6)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ω g草酸亚铁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解,并加热至50℃,用c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V mL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未配平):FeC2O4•2H2O+KMnO4+H2SO4→Fe2(SO43+CO2↑+MnSO4+K2SO4+H2O
则FeC2O4•2H2O的纯度为$\frac{30cV}{w}$%(用含有ω、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
S(s,单斜)+O2(g)=SO2(g)+297.16kJ;
S(s,正交)+O2(g)=SO2(g)+296.83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g)+O2(g)=SO2(g)+Q3   Q3>297.16 kJ
B.单斜硫和正交硫互为同分异构体
C.常温下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H=-Q kJ/mol(Q>0).经过60s达到平衡,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0.4mol,下列对该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C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3mol/(L•s)
B.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C.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重新达到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若升高温度,则V(逆)增大,V(正)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的热效应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氯化铵与Ba(OH)2•8H2O反应B.钠与冷水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