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I.常温下在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HCl溶液40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2CO3、HCO3-、CO32-中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______.
(2)实验室可用“双指示剂法”测定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固体样品配成溶液;
②取25mL样品溶液加指示剂A,用0.101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③再加指示剂B,再用0.101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指示剂B的变色范围在pH=______左右最理想.
(3)当pH=7时,此时再滴入盐酸溶液所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已知在25℃时,CO3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数学公式=2×10-4,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溶液的pH=______.
II.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H++HA-  HA-H++A2-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α(H2A)>α(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mol.L-1的H2A溶液
(B)0.01mol.L-1的NaHA溶液
(C)0.02mol.L-1的HCl与0.04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mol.L-1的NaOH与0.02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5)c(H+)最大的是______,c(H2A)最大的是______,c(A2-)最大的是______.

解:I.(1)由图象可以看出,H2CO3存在于PH<8的溶液中,CO32-存在于PH>8的溶液中,二者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故答案为:H2CO3、CO32-
(2)试剂B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当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pH约为4.5左右,故答案为:4.5;
(3)pH=7时,溶液主要存在的离子是HCO3-,滴入盐酸溶液所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CO3-+H+=H2CO3,故答案为:HCO3-+H+=H2CO3
(4)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根据Kh==2×10-4
则有:c(OH-)==1×10-4
c(H+)==1×10-10
PH=-lg(10-10)=10,故答案为:10;
II.(5)C中的HCl与NaHA发生反应HCl+NaHA=H2A+NaCl后,得到0.01mol/LH2A和0.01mol/LNaHA的混合溶液,
D中0.02mol/L的NaOH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以后,发生反应NaOH+NaHA=Na2A+H2O,得到的是0.01mol/LNa2A溶液,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c(A2-)最大,
根据相同浓度时的电离能力K1>>K2可知,C溶液中的HA-基本不电离,对溶液中c(H+)的增大贡献极小,
而由于浓度大,对H2A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致使C中c(H+)不如溶液A大,但c(H2A)大于A,
故答案为:A; C;D.
分析:Ⅰ.(1)根据各含碳微粒存在的PH范围分析;
(2)加入盐酸,先用酚酞作指示,当达滴定终点时可计算碳酸钠的浓度,在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可知碳酸氢钠的浓度;
(3)pH=7时,溶液主要存在的离子是HCO3-
(4)根据平衡常数计算;
Ⅱ.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难度较大,注意双指示剂法的测定原理,为本题的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德州二模)2012年冬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SO2的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有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以下测定方法.

I.氧化还原法:甲同学拟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需要80mL5×10-4mol/L的碘溶液,甲同学应称量I2
0.013g
0.013g
g(精确到0.001),选择
100
1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该实验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
I2+2H2O+SO2=H2SO4+2HI
I2+2H2O+SO2=H2SO4+2H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了SO2
还原性
还原性
性.
(2)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装置气密性差、抽气速度过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棉花团不干燥、部分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与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而损失(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装置气密性差、抽气速度过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棉花团不干燥、部分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与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而损失(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Ⅱ.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图2所示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按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2mg.
(3)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
0.025
0.025
mg/L(精确到0.001).
(4)已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2-3)=6.3×10-8mol/L.
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
因溶液中c(Ba2+)=0.1mol/L,c(SO42-)≤6.3×10-8mol/L,其离子积c(Ba2+)×c(SO42-)≤6.3×10-9mol/L<KSP(BaSO3)=5.48×10-7,所以直接用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不能产生BaSO3沉淀
因溶液中c(Ba2+)=0.1mol/L,c(SO42-)≤6.3×10-8mol/L,其离子积c(Ba2+)×c(SO42-)≤6.3×10-9mol/L<KSP(BaSO3)=5.48×10-7,所以直接用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不能产生BaSO3沉淀

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
(5)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SO2+2H2O-2e-═2SO42-+4H+
SO2+2H2O-2e-═2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京三模)硝基苯酚是合成医药、染料、感光材料的中间体;以苯酚为原料制备硝基苯酚的步骤如下:

I.在常温下,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试剂(加入的试剂有:A.50mL水;B.17.5gNaNO3;C.15mL浓硫酸)
Ⅱ.称取4.7g苯酚,与1mL温水混合,并冷却至室温.
Ⅲ.在搅拌下,将苯酚水溶液自滴液漏斗滴入三口烧瓶中,将反应温度维持在20℃左右.
Ⅳ.加完苯酚后,继续搅拌1h,冷却至黑色油状物固化,倾出酸层.然后向油状物中加入20mL水并振摇,先倾出洗液,再用水洗三次,以除净残存的酸.
V.邻硝基苯酚的提纯.固化的黑色油状物主要成分是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密度
(g?mL-1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其他
邻硝基苯酚 1.495 44.45 214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能与水蒸气一同挥发
对硝基苯酚 11.481 113.4 279 稍溶于水 不与水蒸气一同挥发
(1)步骤I中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
ACB
ACB
(填序号)
(2)苯酚有腐蚀性,步骤Ⅱ中若不慎使苯酚触及皮肤,应
立刻用酒精棉擦洗
立刻用酒精棉擦洗
.苯酚中加少许水可降低熔点,使其中室温下即呈液态,这样操作的作用是
便于滴加,同时也可以加快反应
便于滴加,同时也可以加快反应

(3)步骤Ⅲ中,将反应温度维持在20℃左右的原因是
当温度过高,一元硝基酚有可能发生进步硝化,当温度偏低,又将减缓反应速度
当温度过高,一元硝基酚有可能发生进步硝化,当温度偏低,又将减缓反应速度

(4)步骤Ⅳ中,若黑色油状物未固化,则可用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实验仪器)将黑色油状物分出.
(5)根据题给信息,不使用温度计,设计步骤V得到纯净的邻硝基苯酚的实验方案;
将油状混合物与水混合加热蒸馏,将馏出液冷却过滤,收集晶体,即得邻硝基苯酚产物
将油状混合物与水混合加热蒸馏,将馏出液冷却过滤,收集晶体,即得邻硝基苯酚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 === H+? +? HA? ;? HA-?????? H+? +? A2

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D. 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 2c(H2A c(A2-+ 2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2年冬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SO2的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有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以下测定方法。

I.氧化还原法:甲同学拟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需要80mL5×10-4mol/L的碘溶液,甲同学应称量I2     g(精确到0.001),选择_______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该实验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了SO2      性。

(2)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

Ⅱ.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右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按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2mg。

   (3)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       mg/L(精确到0.001)。

   (4)已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2-3)=6.3×10-8mol/L。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                           .

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

   (5)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冬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SO2的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有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以下三种测定方法。

I.氧化还原法:甲同学根据化学反应原理SO2+I2+2H2O=H2SO4+2HI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需80ml浓度为5×10-4mol/L的碘

溶液,甲同学应选择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

(2)广口瓶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3)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 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两种原因)

                                                     

II.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成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实验操作过下:

按如下实验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mg。

(4)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     mg/L(精确到0.001)。

(5)现查阅资料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32-)=6.3×10-8mol/L。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l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你认为这样做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利用以上数据简述理由     

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

(6)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