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中性溶液中:K+、Fe3+、SO42-、Cl- | |
B. | 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Al(OH)4]-、CO32- | |
C. |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Na+、NO3-、SO42- | |
D. | $\frac{{K}_{W}}{c({H}^{+})}$=1×10-13mol/L的溶液中:K+、Cu2+、Cl-、NO3- |
分析 A.铁离子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Al(OH)4]-、CO32-与氢离子反应;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该溶液呈酸性,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 解:A.Fe3+易发生水解,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不能存在于中性溶液,故A错误;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Al(OH)4]-、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该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K+、Cu2+、Cl-、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体现为热量的形式 | |
B. | 铝与氧化铁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 |
C. | 甲烷燃烧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 |
D. | 外界条件相同时,放热反应的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电过程中,负极每消耗1mol Al,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为3NA(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 |
B. |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Al+7[AlCl4]--3e-=4[Al2Cl7]- | |
C. |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Cn[AlCl4]+e-=[AlCl4]-+Cn | |
D. | 充、放电过程中,R+的移动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可作催熟剂,其产量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 |
B. | 氯乙烯可用来制PVC塑料,PVC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 |
C. | 卤代烃广泛应用于化工、药物生产及日常生活中,许多有机化合物都需要通过卤代烃去合成 | |
D. | 苯有毒、有腐蚀性,不能用作提取食用油的有机溶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⑤ | B. | ②③⑤ | C. | ③④⑤ | D. | 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 nm之间 | |
B. | 能透过半透膜 | |
C. | 都有丁达尔效应 | |
D. | 呈红褐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