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如图图象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COOHHClOH2CO3
Ka=1.8×10-5Ka=3.0×10-8Ka1=4.1×10-7  Ka2=4.7×10-11
(  )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C.图象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frac{c(HR)×c(O{H}^{-})}{c({R}^{-})}$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象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分析 A、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小;
B、根据强酸制取弱酸判断,反应生成的应该为碳酸氢根离子;
C、在$\frac{c(HR)×c(O{H}^{-})}{c({R}^{-})}$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氢离子浓度可得:$\frac{{K}_{W}}{K(HR)}$,温度不变,则该比值不变;
D、先根据电离程度大小判断醋酸、次氯酸对应曲线及起始浓度大小,a、b两点加入水的体积相同,则此时酸溶液浓度取决于酸的起始浓度.

解答 解:A、醋酸的电离常数大于次氯酸,所以醋酸的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醋酸钠和次氯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其混合溶液呈碱性,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H3COO-)>c(ClO-)>c(OH-)>c(H+),故A错误;
B、碳酸的二级电离小于次氯酸,所以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小于次氯酸,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故B错误;
C、在$\frac{c(HR)×c(O{H}^{-})}{c({R}^{-})}$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氢离子浓度可得:$\frac{{K}_{W}}{K(HR)}$,温度不变,则该比值不变由于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a、c的温度相同,则该比值相等,故C正确;
D、pH相等的CH3COOH、HClO,稀释相同的倍数时,较强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较弱酸,则较弱酸的pH小于较强酸,酸性CH3COOH>HClO,所以a所在曲线表示CH3COOH,b所在曲线表示HClO,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小于醋酸,所以醋酸的浓度减小,次氯酸的浓度较大,a、b两点相比,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后仍然是次氯酸的浓度较大,即:图象中a点酸的浓度小于b点酸的浓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强弱与电离常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酸的电离常数与酸的强弱、酸根离子水解能力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将3mol A和3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求:
(1)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2)x的值为2.
(3)5min后,A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4年5月,科学家确认发现了117号元素,元素符号Uus,未命名.若将元素周期表的“一列”看作“一族”,则对117号元素的相关表述或性质推断错误的是(  )
A.属卤族元素B.属第17族元素C.属非金属元素D.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CuSO4B.KClC.KOH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B.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反应中,当5.6 g Fe全部转化为Fe3O4时,则有0.3 NA电子发生转移
C.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0.1 NA
D.12.4 g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数为0.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FeS2,每反应1mol的A转移的电子数为11 mol;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式:Fe+2Fe3+=3Fe2+
(3)少量F的饱和溶液与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以下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填入下列方框中: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H2O2+2H++2Fe2+=2H2O+2Fe3+
(5)已知丙单质与D的浓溶液按物质的量为1:2恰好反应生成B气体的化学转化式为:丙+D(浓)$\stackrel{△}{→}$B↑+丙的氧化产物+水则丙在其氧化产物中的化合价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无色溶液中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
A.Fe2+、Mg2+、NO3-、SO42-B.K+、Na+、OH-、Cl-
C.Na+、Ba2+、OH-、Cl-D.Ba2+、HCO3-、NO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下列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一定而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Zn(s)+H2SO4(aq)═ZnSO4(aq)+H2(g)
B.CaCO3(s)$\frac{\underline{\;高温\;}}{\;}$CaO(s)+CO2(g)
C.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
D.2P(s)+3Cl2(g)$\frac{\underline{\;点燃\;}}{\;}$2PCl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现有A、B、C、D、E五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它们由如下离子组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H4+、Mg2+、Ba2+、Al3+
阴离子OH-、Cl-、HCO3-、NO3-、SO42-
已知:ⅰ0.1mol/L A溶液的pH<1;ⅱ将B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产生;ⅲC溶液$→_{稀HNO_{3}}^{AgNO_{3}溶液}$白色沉淀.某同学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论:①A一定为H2SO4   ②B一定为Ba(OH)2   ③C可能是AlCl3   ④D、E两种物质中必有一种是NH4HCO3.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