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化学:

2005年江苏酸雨污染有所加重,酸雨发生频率为34.1%,上升了6.2个百分点,每三场雨中就有一场多是酸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本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mg·m-3)进行测定.经查阅资料可用以下方法测定:

实验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用甲醛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再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 nm处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而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时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的用公式表示为A=KC,其中A为吸光度,K为一定条件下的常数,C为溶液浓度.

实验步骤:(1)采样:

①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成员,你对采样的地点和时间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如图装置采样,通过50 L空气后,将吸收液移入100 ml容量瓶,用少量吸收液分两次洗涤吸收装置,合并洗涤液于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用多孔球泡而不用导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光度与SO2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在6支25 ml比色管中,用每毫升含25 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液配置下表标准SO2含量系列.

二氧化硫标准系列

用10 mL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各管吸光度,实验结果如下.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二氧化硫含量(μg/10 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准确量取容量瓶中溶液10 mL加入比色皿,测得其吸光度值为0.10,则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________mg·m-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mg/m3):一级标准:0.15二级标准:0.50三级标准:0.70.则该市空气为________级标准.

(4)甲、乙两组同学测定结果相差较大,乙组同学测定空气中SO2含量偏小,试分析乙组同学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两个所用药品和装置均无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提出江苏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①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样,如学校、工厂、居民区附近;早晨、中午、晚上分别采样.(2分) ②使二氧化硫能被吸收液充分吸收(2分)

  (2)(2分)

  (3)0.5(2分);二级标准(2分)

  (4)抽气速率过快,造成空气中SO2与吸收液未充分反应,产生较大误差.(2分)

  (5)加强燃煤的脱硫处理和燃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处理;强化机动车尾气的净化处理;(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台州模拟)罗伯特?格拉布等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荣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机理可视为双键断裂,换位连接,如:CH2=CHR1+CH2=CHR2  CH2=CH2+R1CH=CHR2
已知:F是油脂水解产物之一,能与水任意比互溶;K是一种塑料;J的化学式为C9H14O6.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CH3CH=CHCH3
CH3CH=CHCH3
,J.

(2)写出 C→D的化学方程式:
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G→B的反应类型是
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

(3)A与A的所有烯烃同分异构体之间,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后形成的新烯烃有
7
7
种结构;这些新烯烃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则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的新烯烃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H3CH2CH=CHCH2CH3
CH3CH2CH=CHCH2CH3

(4)以G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制得乙酰乙酸乙酯(无色液体),通常状况下乙酰乙酸乙酯可逐渐转化为烯醇式 (达到平衡后烯醇式约占7%):


已知FeCl3溶液可和烯醇式反应显紫色.某同学拟用5%的FeCl3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来证明上述平衡的存在,请简要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
向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紫色,即可证明
向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紫色,即可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回答下列问题:
(1)欲量取20.00mL 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
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
环形玻璃搅拌棒
环形玻璃搅拌棒
量筒
量筒

(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4
4
次.
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
(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
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

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
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
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
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3
方案3

(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
②③⑤
②③⑤

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南通二模)[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磷化铝、磷化锌、磷化钙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熏蒸杀虫剂,都能与水或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膦(PH3),PH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在空气中自然.我国粮食卫生标准(GB2175-2005)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含量≤0.05mg/kg.
通过下列方法对粮食中残留磷化物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课题]粮食中残留磷化物的定量测定
[实验原理]5PH3+8KMnO4+12H2SO4=5H3PO4+8MnSO4+4K2SO4+12H2O2KMnO4+5Na2SO3+3H2SO4=2MnSO4+K2SO4+5Na2SO4+3H2O
[操作流程]安装蒸馏吸收装置→PH3的产生与吸收→转移褪色→亚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装置]
C中盛有200g原粮;D、E、F各盛装1.00mL浓度为1.00×10-3mol/L的KMnO4的溶液(H2SO4酸化)
(1)以磷化铝为例,写出磷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P+3H2O=Al(OH)3↓+PH3
AlP+3H2O=Al(OH)3↓+PH3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抽气泵抽气,观察各装置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打开抽气泵抽气,观察各装置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3)实验过程中,用抽气泵抽气的目的是
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
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

(4)A中盛装KmnO4溶液是为除去空气中可能含有的
还原性气体
还原性气体
;B中盛装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O2
除去空气中的O2
;如去除B装置,则实验中测得的PH3含量将
偏低
偏低

(5)收集D、E、F所得吸收液,并洗涤D、E、F,将吸收液、洗涤液一并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25mL,用浓度为5×10-4mol/L 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1.00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
0.085
0.085
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4)2005年以来,淮安、无锡等地发生重大液氯泄漏事故.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请填写序号).
①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或地铁转移
②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③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④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新开挖的坑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