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等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
(2)净水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水的软化是除去水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3)根据蒸馏原理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知温度进行分离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判断;
(4)先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易除去氯化钠等杂质;
(5)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分离出生成物,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提高转化率.
解答 解:(1)混凝剂是吸附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而快速沉降的主要作用,要具备水解生成胶体的性质,所以常有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
故答案为: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化目的;
(2)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使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水的软化为降低水中钙、镁离子浓度,
故答案为: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软化是除去水中Ca2+和Mg2+;
(3)根据蒸馏原理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知温度进行分离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馏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4)因海水中MgCl2的浓度较小,所以要经过富集这一过程:先加熟石灰形成沉淀:MgCl2+Ca(OH)2═Mg(OH)2+CaCl2,然后将沉淀过滤,接着将Mg(OH)2沉淀转化为MgCl2:Mg(OH)2+2HCl═MgCl2+2H2O,这样就实现了MgCl2富集,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MgCl2•6H2O)(这步是为了得到纯净的MgCl2),又因MgCl2 易水解,为防止MgCl2水解的水解,加热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必须在HCl氛围下中进行:MgCl2•6H2O$\frac{\underline{\;\;△\;\;}}{\;}$MgCl2 +6H2O,顺序为②④③⑤①,
故答案为:D;
(5)①第(1)个设备中先把N2和H2压缩,可使压强增大,有利于使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使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
②在第(3)个设备中用冷却方法分离出液氨,生成物浓度降低,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提高转化率,
故答案为:液氨;使平衡右移,提高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从整体把握各步发生的反应,知道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再结合物质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0.1mol•L-1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 |
B. | 常温下0.4mol•L-1CH3COOH溶液和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 | |
C. | 0.1mol•L-1 Na2CO3溶液与0.2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O32-)+2c(OH-)═c(HCO3-)+3c(H2CO3)+2c(H+) | |
D. | 0.1mol•L-1的氨水与0.05mol•L-1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C2O42-)+2c(HC2O4-)+2c(H2C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mol•L-1和6.3mol•L-1 | |
B. | 各取5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mol•L-1,c(NH3)>6.45mol•L-1 | |
C. | 各取5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ω(H2SO4)<49%,ω(NH3)>12.5% | |
D. | 各取10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个-CH3结构 | B. | 4个-CH2-结构 | C. | 4个![]() | D. | 6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 |
B. |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 | |
C. | 海水中所含有的常量元素大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 | |
D. | 海水是镁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咖啡酸分子式是C9H8O4 | |
B. | 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 |
C. | 1mol咖啡酸可以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
D. | 1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mol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 | B. | 4 | C. | 5 | D.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