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结构.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待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D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C中产生“喷泉”现象.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得到的粗溴苯呈红褐色,可用以下操作对其精制:
①蒸馏   ②水洗  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10%NaOH溶液洗涤  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④⑤③① (用数字序号回答).
(4)C中烧瓶的容积为500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4.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200 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分析 (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的存在干扰检验H+和Br-
(3)除去混合酸后,粗溴苯中主要含有苯、少量的酸、水等杂质,需进一步精制,操作为水洗、用10%的NaOH溶液洗、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蒸馏.
(4)根据相对密度进行计算.

解答 解:(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
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所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所以凯库勒观点错误,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C中产生“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C中产生“喷泉”现象;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和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以防干扰检验H+和Br-
故答案为: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产品粗溴苯的精制,应先水洗,除去溶有的JBr酸,再用10%NaOH溶液洗涤,将Br2转化为易溶于水的NaBr和NaBrO,然后水洗、干燥,最后蒸馏,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⑤③①,故答案为:②④⑤③①;
(4)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4.9,故烧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4.9×2=49.8,
设HBr的体积为x,空气的体积为y,则:$\frac{81x}{500}$+$\frac{29y}{500}$①
x+y=500②
解①②得:x=200mL,y=300mL,
故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x=200mL,
故答案为:200mL.

点评 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苯的性质,理清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CH4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属于分子晶体
B.CH4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是极性分子
C.因为碳氢键键能小于碳氧键,所以CH4熔点低于CO2
D.CH4和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3和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阴极析出32g铜时,转移电子数一定大于NA
B.
图中K与M相连时,向U形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在铁棒附件看到蓝色沉淀
C.金属铝很活泼,工业制备只能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备
D.电镀铜,阴、阳极质量差值增大6.4g时,转移电子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如图1中的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NH3•H2O$\frac{\underline{\;\;△\;\;}}{\;}$NH3↑+H2O.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如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表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湿润后,放入盛有干操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红,说明氨气遇水形成溶液呈碱性
(4)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碱性减弱,则溶液颜色变浅.
(5)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图2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6)为研究氨气的还原性,小兰做了以下实验:
将(2)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③Z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Y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2O2B.NaOHC.H2D.H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
C.做衣服的棉、麻、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以下六种饱和溶液中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一组是(  )
①Ba(NO32 
②Ca(OH)2 
③Na2SiO3
④NaAlO2
⑤Na2CO3 
⑥NH3和NaCl.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4H10O,
②CH3CH2CH2CH2OH③ ④
(1)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②③.
(2)有机物④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2-甲基-2-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