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乙醇(C2H5OH)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以C2H5OH-O2---KOH制作的燃料电池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电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
(1)写出此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2H5OH-12e-+16OH-=2CO32-+11H2O.
(2)若乙醇燃料电池的废液是溶质仅含有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cd(填序号)
a.c(K+)+c(H+)=c(OH-)+2c(CO32-)       b.c(K+)=2[c(CO32-)+c(HCO3-)+c(H2CO3)]
c.c(K+)>c(CO32-)>c(HCO3-)        d.c(CO32-)>c(OH-)>c(HCO3-
(3)乙醇钾(C2H5OK)遇水即发生强烈的水解,试写出它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2H5OK+H2O→C2H5OH+KOH.

分析 (1)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用碱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和其反应生成碳酸盐;
(2)a.溶液中阴离子有OH-、CO32-、HCO3-,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b. 根据物料守恒分析;
c.CO32-水解生成HCO3-和 OH-,水解的程度较小;
d.CO32-水解生成HCO3-和 OH-,水也电离出OH-
(3)乙醇钾(C2H5OK)水解生成KOH和乙醇.

解答 解:(1)C2H5OH-O2---KOH制作的燃料电池,负极上乙醇失电子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和KOH反应生成碳酸盐,负极发生反应C2H5OH-12e-+16OH-=2CO32-+11H2O;
故答案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O;
(2)a.溶液中阴离子有OH-、CO32-、HCO3-,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K+)+c(H+)=c(OH-)+2c(CO32-)+c(HCO3-),故a错误;
b. 溶质含有KOH和K2CO3,由物料守恒可知,K2CO3溶液中c(K+)=2[c(CO32-)+c(HCO3-)+c(H2CO3)],则混合溶液中c(K+)>2[c(CO32-)+c(HCO3-)+c(H2CO3)],故c错误;
c.CO32-水解生成HCO3-和 OH-,水解的程度较小,则c(CO32-)>c(HCO3-),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K+)>c(CO32-)>c(HCO3-),故c正确;
d.CO32-水解生成HCO3-和 OH-,水也电离出OH-,则c(OH-)>c(HCO3-),由于水解程度较小,则c(CO32-)>c(OH-),所以c(CO32-)>c(OH-)>c(HC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3)乙醇钾(C2H5OK)水解生成KOH和乙醇,则水解的方程式为:C2H5OK+H2O→C2H5OH+KOH;
故答案为:C2H5OK+H2O→C2H5OH+K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解答中注意掌握溶液中物料守恒以及电荷守恒等知识的应用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824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尔用氯气处理提取食盐后的盐水母液时发现了溴.溴元素的99%存在于海洋,被称作“海洋元素”,其化合物可用作镇静剂.
溴的原子序数为3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溴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溴化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Br=Na++Br-.检验某固体试样中是否有Br-的方法为取固体试样少许用蒸馏水溶解,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证实有Br-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全球海水中溴的藏量丰富,约占地球溴总藏量的99%,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mg/L.其工业提取方法有:
(1)空气吹出纯碱吸收法.方法是将氯气通入到富含溴离子的海水中,使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将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最后用硫酸酸化,即可得到溴单质.该方法涉及到的反应有:
①Cl2+2NaBr=Br2+2NaCl(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Br2+3CO32-═BrO3-+5Br-+3CO2↑;
③BrO3-+5Br-+6H+═3Br2+3H2O.
其中反应②中氧化剂是Br2
(2)空气吹出SO2吸收法.该方法基本同(1),只是将溴吹出后是用SO2来吸收的,使溴转化为氢溴酸,然后再用氯气氧化氢溴酸即得单质溴.写出溴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3)溶剂萃取法.该法是利用单质溴在水中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的原理来进行的.实验室中萃取用到的主要实验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填一种).下列可以用于海水中溴的萃取试剂的②.
①乙醇②四氯化碳③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烯烃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则符合此条件的烯烃有(  )种.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B.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C.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的制取.
实验(一)

实验(二)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步骤X的实验操作名称为萃取,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
(2)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实验操作为过滤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3)步骤Z中加入了H2SO4溶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I-+IO3-+6H+=3I2+3H2O.
(4)实验(二) 中操作W的名称是过滤.
(5)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frac{c(X)•c(Y)}{c(M)•c(N)}$.恒容时,温度升高,N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g)+Y(g)?M(g)+N(g)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N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焓变△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利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制取了氯气,某同学依据舍勒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图1.已知:I:氧化性Cl2>HIO3>I2
Ⅱ:
弱酸HClOH2CO3
电离平衡常数K=4.7×10-8K1=4.3×10-7K2=5.6×10-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Cl2的发生装置,从①②③装置图2中选择合适的装置为②(填序号).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若制得标准状况3.36L Cl2需要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9g/mL浓盐酸的体积为D(填序号).
A 50mL      B.25mL     C.大于50mL    D.大于25ml
(4)为验证氯气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氯气通过B、C装置,该同学发现B与C现象相同,其原因可能是  氯气中含有水蒸气.
②为验证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将氯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氯气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CO3-=Cl-+CO2↑+HClO.
③将足量的氯气通入KI淀粉溶液中,实验现象为先变蓝后褪色.
④本实验设计中还存在不足,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在A、B装置之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5)一定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的NaClO与Na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Cl2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取铝热反应后所得固体(含有Al2O3、Fe、Fe2O3等物质)用过量稀硫酸浸出后的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a+、AlO2-、OH-、SO42-
B.加入过量氨水:NH4+、Al3+、OH-、SO42-
C.加入过量粉:Fe3+、H+、Al3+、SO42-
D.加入过量 NaNO3 溶液:Fe2+、H+、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