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Na、熔融S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多孔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原理如图所示:Na2SX$?_{放电}^{充电}$2Na+xS  (3<x<5)
物质NaSAl2O3
熔点/℃97.81152050
沸点/℃892444.62980
(1)根据表数据,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为C(填字母序号).
A.100℃以下    B.100℃~300℃C.300℃~350℃D.350℃~2050℃
(2)关于钠硫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
B.放电时,Na+的移动方向为从B到A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2Na-2e-=2Na+
D.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SX2--2e-=xS
(3)25℃时,若用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200mL 0.2mol/L NaCl溶液,当溶液的pH变为l3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两极的反应物的质量差为0.92g.(假设电解前两极的反应物的质量相等且忽略体积变化)

分析 (1)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Na、S为熔融状态;
(2)Na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充电时,阳极反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应生成S,以此解答;
(3)电解NaCl溶液的反应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每生成2molNaOH转移电子2mol,当溶液的pH变为l3时,c(OH-)=0.1mol/L,生成NaOH物质的量为0.02mol,转移电子0.02mol;据转移电子数计算质量变化.

解答 解:(1)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Na、S为熔融状态,则温度应高于115℃而低于444.6℃,只有c符合,故答案为:C;
(2)A、放电时,Na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故A正确;
B、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从A到B,故B错误;
C、A为负极,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2Na-2e-=2Na+,故C正确;
D、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B为阳极,阳极反应为:Sx2--2e-=xS,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电解NaCl溶液的反应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每生成2molNaOH转移电子2mol,当溶液的pH变为l3时,c(OH-)=0.1mol/L,溶液的体积为200mL,所以生成NaOH物质的量为0.02mol,转移电子0.02mol;转移0.02mol电子,负极Na质量减少0.46,正极质量变化0.46g,两极的反应物的质量差为0.92g,
故答案为:0.02;0.92.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答题时注意体会,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铜能形成多种重要的化合物.
(1)单质铜用途之一是制备电路板,制备电路板时的腐蚀液是FeCl3,写出制备电路板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2)在加热条件下,新制的Cu(OH)2浊液可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当产生红色不溶物时,表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当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时,加热时往往会有黑色固体出现,原因是Cu(OH)2分解生成黑色的CuO.
(3)已知室温时,Ksp(CuCl)=1.2×10-6,Ksp(CuI)=1.1×10-12.氧化性Cu2+>I2,向Cu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2I-═2CuCl↓+I2 和2Cu2++4I-=2CuI↓+I2,有同学认为最终的沉淀物中没有CuCl,他做出此结论的依据是由于KI过量,而且CuI溶度积远远小于CuCl.
(4)CuH是一种红棕色固体,不稳定,易在空气、氯气等氧化剂中燃烧,在65℃时将次磷酸(H3PO2)加到 CuSO4溶液可得到CuH.
①CuH在氯气中燃烧时的产物是2CuH+3Cl2=2CuCl2+2HCl.
②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3H3PO2+4CuSO4+6H2O═4CuH↓+3H3PO4+4H2SO4
(5)纳米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制备它的原理之一如图所示:
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e-+H2O=Cu2O+2H+,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是不变(填“增大”、“不变”、“減小”或“无法确定”).电解时总反应方程式为H2O+2Cu $\frac{\underline{\;通电\;}}{\;}$Cu2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物质间的不同作用力,下述物质中只含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B.过氧化钠C.氯化钠D.白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中子数相同
B.6Li和7Li的质子数相等,电子数也相等
C.14C和14N的质子数不等,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D.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性二糖
B.室温下,将0.4mol/L HA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5,则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
C.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D.已知 Ag2CrO4的Ksp为1.12×10-12,则将等体积的1×10-4 mol•L-1的AgNO3溶液和1×10-4 mol•L-1 K2CrO4溶液混合后会有Ag2CrO4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 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总反应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作时Zn 电极质量减少B.Zn 是负极,Ag2O 是正极
C.工作时溶液中电子由Ag2O 流向ZnD.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Zn 电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
A.CO和N2B.O3和NO2-C.N2H4和C2H4D.CO2和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外观 燃烧热/(kJ•mol-1
 金刚石 无色、透明固体 395.4
 石墨 灰黑,不透明固体 393.5
A.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象
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
C.由表中信息可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
D.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frac{1}{2}$O2(g)═CO(g)△H=-393.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的电负性大于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基态的F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
(2)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原因是NH3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它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化合物ECAB中的阴离子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4)化合物EF[F(AB)6]是一种蓝色晶体,右图表示其晶胞的$\frac{1}{8}$(E+未画出).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4.
(5)化合物ECAB与足量的浓硝酸混合加热,气体产物有三种,其中一种呈红棕色;另两种均为无色,且这两种气体都能参与大气循环,其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CN-+20 H++22 NO3-=2SO42-+2CO2↑+N2↑+22NO2↑+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