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有三种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如果这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氩元素,则关于另外两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元素必在同一周期B.两元素可能在相邻两周期
C.两元素不可能同为金属元素D.两元素不可能同主族

分析 有三种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如果这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氩元素,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质子数是18,则另外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9、质子数之和是13,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

解答 解:有三种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如果这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氩元素,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质子数是18,则另外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9、质子数之和是13,
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个大于4.5一个小于4.5,质子数一个大于6.5一个小于6.5,
符合条件的有Li和Ne、Be和F、B和O、C和N元素,
A.通过以上分析知,这两种元素必须位于同一周期,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知,两种元素必须位于同一周期,故B错误;
C.通过以上分析知,两种元素不可能都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总结归纳能力,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是解本题关键,利用平均法结合原子结构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原子序数为a的ⅡA族元素X和原子序数为b的ⅢA族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下列的量值关系不正确的是(  )
A.b=a+34B.a=b-11C.b=a+25D.a=b-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原子序数的3倍,B和C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由A和B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2)B离子半径>C离子半径(填“<”或“>”),B和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
(3)化合物X由元素A、B、C组成,写出X的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分液漏斗中应该装稀硫酸(填“盐酸”或“稀硫酸盐”),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C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用装置的字母代号);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实验中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在反应后小烧杯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②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①石油分馏 ②制备乙烯 ③制备乙炔 ④制备溴苯 ⑤苯的硝化 ⑥制备乙酸乙酯.
(1)不需要加热的有③④;
(2)需要水浴加热的有⑤.
(3)需要温度计的有①②⑤;其中温度计插入反应液的有②.
(4)需要加碎瓷片的有①②;
(5)反应中必须加入浓硫酸的有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主族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有5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有5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时,Ksp[Mg(OH)2]=1.1×10-11,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Ksp(CH3COOAg)=2.3×10-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c(Mg2+)为0.11 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要控制在9以上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4.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O.
(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杂化.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Y与Z可形成YZ42-
①YZ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用文字描述).
②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CCl4或SiCl4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不与酸溶液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B.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C.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将过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