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2.73.79.6
完全沉淀pH3.74.7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Ⅰ中有电子转移的化学方程式2FeO+4H2SO4=Fe2(SO43+SO2↑+H2O;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
(3)有同学认为在反应Ⅲ中只需加入碳酸钠溶液也能达成该步骤的目的,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不能,离子不能完全除去;
(4)上述流程蒸发浓缩环节,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当蒸发浓缩至晶体膜出现时,就可停止该操作.
(5)Li与Mg、Be与Al、B与Si这三对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相应的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称为对角线规则.步骤③中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6)请设计一种从水洗后的矿泥中分离出Al2O3的流程:矿泥$→_{过滤}^{足量NaOH}$滤液$\stackrel{足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铝$\stackrel{△}{→}$Al2O3(流程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_{实验操作}^{反应试剂}$B…$→_{实验操作}^{反应试剂}$目标产物).

分析 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加入过量浓硫酸溶解β-锂辉矿,加入碳酸钙除去过量的硫酸调节溶液pH=5,使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完全,加入水洗过滤洗去矿泥,然后加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过滤得到溶液中主要是锂离子的溶液,蒸发浓缩,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生成碳酸锂,洗涤后加入盐酸溶解得到纯净的氯化锂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锂,电解熔融氯化锂得到金属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加入过量浓硫酸溶解β-锂辉矿,加入碳酸钙除去过量的硫酸调节溶液PH=5,使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完全,加入水洗过滤洗去矿泥,然后加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过滤得到溶液中主要是锂离子的溶液,蒸发浓缩,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生成碳酸锂,洗涤后加入盐酸溶解得到纯净的氯化锂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锂,电解熔融氯化锂得到金属锂,
(1)I中有电子转移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4H2SO4=Fe2(SO43+SO2↑+H2O,故答案为:2FeO+4H2SO4=Fe2(SO43+SO2↑+H2O;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故答案为: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
(3)反应Ⅲ中只需加入碳酸钠溶液不能达成该步骤的目的,是因镁离子不能完全除去,故答案为:不能,离子不能完全除去;
(4)蒸发当蒸发浓缩至晶体膜出现时,就可停止该操作,利用余热加热,故答案为:晶体膜;
(5)步骤③中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故答案为: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6)从水洗后的矿泥中分离出Al2O3的流程为矿泥$→_{过滤}^{足量NaOH}$滤液$\stackrel{足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铝$\stackrel{△}{→}$Al2O3
故答案为:矿泥$→_{过滤}^{足量NaOH}$滤液$\stackrel{足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铝$\stackrel{△}{→}$Al2O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实验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KJ/mol.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2H2 (g)+O2 (g)═2H2O(l)的△H=-571.6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2)已知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H=+2a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CO(g)+H2O(g)△H=a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7008008301 0001 200
K2.61.71.00.90.6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温度为830℃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还未达平衡
D.温度不变,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K层电子数的3倍;硫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之差为2;氯原子核外电子由低到高分别占据了3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C5H10O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食盐中的加碘剂选用的是碘酸钾(KIO3)而不是碘化钾(KI).实验室可用采用如图1实验流程制备碘酸钾.
(1)操作①和操作③的名称分别为过滤、蒸馏.操作②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
(2)由单质碘制备碘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3-+10Cl-+6H2O.
(3)问题讨论:在选择试剂X时,甲同学只选择了H2O2,乙同学除了选择H2O2外还加入了少量H2SO4,并做如下实验:
所选试剂XH2O2H2O2,少量稀H2SO4
操作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再加少量稀H2SO4
实验现象几秒钟后,溶液呈现很淡的蓝色溶液立刻呈现较深的蓝色
①根据乙同学选择的试剂X,写出M→N离子方程式2I-+H2O2+2H+=I2+2H2O;
②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的结论是: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H2O2的氧化能力.
(4)实验探究:受(3)实验的启发,甲、乙同学继续探究KI固体在空气中放置变质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KI变质只与空气中的O2和H2O有关;
乙同学认为:KI变质除了与O2和H2O有关外,还应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分Y有关.
甲、乙同学分别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取出燃烧匙中的固体,在试管中溶于淀粉溶液,结构发现甲同学试管中溶液未变蓝,而乙同学试管中溶液明显变蓝.
①气体Y为CO2(填化学式).
②KI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4KI+O2+2CO2=2K2CO3+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化学小组设计如图的装置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

(1)欲利用浓盐酸与B不加热制取氯气,则B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bc;
a.MnO2   b.Ca(ClO)2 c.KMnO4  d.NaCl
(2)C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C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溶液;当C后面的装置发生堵塞时,C中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D用于验证氯气的漂白性,①是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是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4)为探究氯气与Fe反应的产物与氯气通入量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反应初始阶段(氯气不足量)E中产物,用磁铁除去过量的Fe,剩余产物溶于水中,取上层溶液,①加入KSCN溶液,②加入KMnO4溶液



生成物中没有FeCl2
生成物中含有FeCl3
2.取充分反应后(氯气通入足够长时间)E中产物,溶于水中,加入KMnO4溶液KSCN溶液显红色,
KMnO4溶液不褪色
根据实验结论,氯气与Fe粉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 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转化符合绿色化学原则,且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  )
A.CH4+Cl2$\stackrel{光照}{→}$CH2Cl+HCl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CH2=CH2+Br2$\stackrel{一定条件}{→}$CH2BrCH2BrD.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列共有十二种化学符号:
①${\;}_{1}^{1}$H2  ②${\;}_{6}^{14}$C  ③${\;}_{3}^{6}$Li  ④${\;}_{11}^{23}$Na  ⑤${\;}_{1}^{2}$H2  ⑥${\;}_{8}^{16}$O2  ⑦${\;}_{12}^{24}$Mg  ⑧${\;}_{8}^{18}$O3  ⑨${\;}_{3}^{7}$Li 

其中: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有5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③⑨(填序号,以下相同)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④⑦;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⑥⑧;
(5)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⑩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