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一个CO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frac{28}{{N}_{A}}$g.
(2)由O2和CO2组成的18g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g/mol.

分析 (1)1molCO的质量为28g,1molCO含有NA个分子,据此计算CO分子质量;
(2)平均摩尔质量$\overline{M}$=$\frac{{m}_{总}}{{n}_{总}}$.

解答 解:(1)每摩尔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克,每摩尔氧化碳含有NA个分子,所以每个分子的质量为$\frac{28}{N_A}$g,故答案为:$\frac{28}{N_A}$;
(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frac{11.2L}{22.4L/mol}$=0.5mol,所以平均摩尔质量为$\overline{M}$=$\frac{{m}_{总}}{{n}_{总}}$=$\frac{18g}{0.5mol}$=36g/mol,故答案为:36g/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的求算、一个分子质量的求算等,解题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实验室用自来水制蒸馏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④都要用到锥形瓶B.②③都要用到温度计
C.③④都要用到酒精灯D.①②都要用到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5℃时,0.1mol/L的H2A溶液中$\frac{c({H}^{+})}{c(O{H}^{-})}$=10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水稀释H2A溶液的过程中,随水量增加而增大的是AD(填序号).
A.$\frac{c({H}^{+})}{c({H}_{2}A)}$    B.$\frac{c(H{A}^{-})}{c({A}^{2-})}$    C.$\frac{c(H{A}^{-})}{c({H}_{2}A)•c(O{H}^{-})}$   D.c(OH-
(2)在Na2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c(Na+)>c(A2-)>c(OH-)>c(HA-)>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8.3 的NaHCO3溶液:[Na+]>[HCO3-]>[CO32-]>[H2CO3]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亚硝酸钠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机合成工业.用木屑制备亚硝酸钠的流程如下:(如图1)

已知氧化过程中,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55~60℃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6H12O6+12HNO3$\frac{\underline{\;\;△\;\;}}{\;}$3H2C2O4+9NO2↑+3NO↑+9H2O
(1)酸溶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浓硫酸会使木屑炭化.吸收完成后,将吸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填操作名称)、洗涤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
(2)实验室模拟氧化和吸收过程的装置如图2所示,A装置须控制反应液的温度不高于60℃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导致硝酸的分解,使NaNO2产率降低;B装置用于制备亚硝酸钠,其中盛放的溶液是b(填字母).
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NO3溶液
(3)工业上在吸收过程中需控制NO和NO2的物质的量比接近1:1.若(NO):n(NO2)>1:1,则会导致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n(NO2)<1:1会使产品中混有的杂质为NaNO3
(4)已知NaNO2能把酸性条件下的Fe2+氧化,同时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O2-+2H++Fe2+=NO↑+Fe3++H2O.
(5)已知:①NaNO2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把I-氧化为I2;S2O32-又能把I2还原为I-.②NaNO2也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为测定产品NaNO2的纯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准确称量适量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用c3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2~3次.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c1 mol•L-1 KI溶液、淀粉溶液、c2 mol•L-1 Na2S2O3溶液、c3 mol•L-1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
C.甘氨酸和硝基乙烷D.淀粉和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合物F、I是制备香料的重要物质.
合成F路线:
合成I路线:
已知:
①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中只有一种氢,芳香族化合物G中有四种氢且个数比为1:2:2:3.
②R-CH=CH2$→_{②H_{2}O_{2}/OH+}^{①B_{2}H_{6}}$R-CH2CH2OH;
③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1)A 的名称是2-氯-2-甲基丙烷,D所含的官能团是羟基(或-OH).
(2)C的结构简式为
(3)A→B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G→H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分子式为C8H10O且与G互为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H→I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_{△}^{水}$+2NaCl+2H2O.
(6)设计一个以甲苯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中的每一方框内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为常见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是NO2;X是NH4HCO3(都填化学式).
(2)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得性质有酸性和氧化性.
(3)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2H2O+CO+NH3↑.
(4)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5)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 mol C 完全转化为G,理论上至少需要D2amol.
(6)C与G的反应产物的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反应Ⅰ、Ⅱ被还原,其中反应Ⅰ如下: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回答下列问题:
(1)烧渣“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FeO+H2SO4=FeSO4+H2O.
(2)第一次过滤所产生的“滤渣”是SiO2(填化学式).
(3)加入FeS2还原后,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为KSCN溶液.
(4)所得FeCO3需充分洗涤,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没洗涤干净.“沉淀”时,pH不宜过高,否则制备的FeCO3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Fe(OH)3
(5)①写出“还原”时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2Fe3++FeS2=3Fe2++2S↓.
②“还原”前后溶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见下表(溶液体积变化或略不计):
离子离子浓度(mol•L-1
还原前还原后
Fe2+0.102.5
SO42-3.53.7
则反应Ⅰ、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
(6)第三次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H4+、CO32-、SO42-(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