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1 mol某烷烃燃烧后,测得产物中含有m mol CO2和n mol CO,则该烷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 )
A.m+n B.2(m+n)
C.m-n+2 D.2(n+m+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有机产物,肯定是一种的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氯丁烷()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长时间光照后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 。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使乙烯转化成液态二氯乙烷而与乙烷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0的含苯环的烯烃(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6种
B.芥子醇( ) 能发生氧化、取代、水解、加聚反应
C.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一定生成了乙烯
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不一定属于醛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或导致实验失败的是
A.将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
C.将FeCl3稀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制备FeCl3浓溶液中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以防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C.向苯酚中加浓溴水观察沉淀
D.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容量瓶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C.配置0.100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